分享

第一单元 结构与稳定的教学设计

 lztiandi 2016-07-13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结构和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巩固,而且也为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求知欲不强,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已有了结构的基本知识,在物理中也学习了有关稳定的知识,对要讲解的稳定略知一二。我校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运用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多举些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师生互动探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现象
  五、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易学到相关知识,必须以“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为主线,并以这条主线进行展开,使学生达到应用知识的目的。
  六、教学资源:
  照相机的三角架、铁架台、方木块等
  七、教学流程:
   复习引入→学生阅读→学生讨论总结→案例分析→明确结论
  七、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
  提问:什么叫结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理所学的稳定条件。
  ★ 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学生自主的学习,小组内讨论总结得出:
  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重心的高低;与地面接触面形成的支撑面大小;结构的形状
  教师与学生互动,分析案例:照相机的三角架为什么能保持平衡?
   课桌椅为什么能平衡?
   自行车为什么能单脚支撑?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撑面大小有关。注意:支撑面≠接触面
  再分析其他案例:茶几为什么做得很低?
   走钢丝的人为什么要拿一条长棒?
   不倒翁为何不倒?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高低有关。
  学生分组实验:用积木叠出不同的结构,分析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在动手实验中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还与结构的形状有关。
  ★ 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再次明确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让学生列举有关事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作者:海口体校 王琳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