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珞珈山 黄德华 万里江山,千古风流,落驾楚王(1)。 引孙权避雨(2),观音袈落(3),四光选址(4),雪艇坤扬(5)。 国有(6)成均,阔明宁静,天下读书好地方。 闻(7)公道,珞石成珈玉,文武齐昌。 造人出品(8)脊梁。 更有大学三要(9)焕章。 固坎习示教,脱胎换骨,明诚求是,创新和强。 桂雨枫红,梅香樱雪,满地青春向太阳。 永难忘,到东湖戏水,众志激昂。 ( 备注: (1)珞珈山原名落驾山,东西长 (2)仲谋,即吴王孙权。巡视江夏,因天降大雨,停车驾于此暂避,孙权的霸业也蒸蒸日上。 (3)观音菩萨路过这里,发现虽是人间仙境,但人烟稀少,狮子出没,残害百姓,抛下袈裟一件化成山,狮子由此向南低头,永不侵犯人类,于是人们就把这座山取名为落袈山。 (4)四光,是指李四光。1928年8月,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李四光和农林学家叶雅各教授骑着毛驴,带着干粮来到了东湖东南的落驾山。李四光激动得从毛驴上跳下来,紧紧握住叶雅各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校址了,没有比这更漂亮的地方了,您真是慧眼识珠啊!”他们决定在此建设新校舍,并带领其他所有筹委会委员来勘察,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赞同。 (5)雪艇,是指王世杰,武汉大学首任校长。 (6)国有成均,是指国立大学。武汉大学在1928年重建之时,蔡元培先生以大学院院长身份,高瞻远瞩地把它定位为国立武汉大学,而非省立武汉大学。这对武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7)珞珈二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取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闻公以其独特的才华,点石成金,化通俗为神奇。珞珈二字,不仅仅有佛家哲理,不仅仅高贵优雅,更为重要的是阴阳转化和刚柔互济的哲理。硬的石头,变成美饰,那需要精细雕琢,学子要变成国家栋梁,那需要学校的精心教化。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乃至个人,都需要懂得运用文武之道,阴阳之道,方可善德流芳。 (8)造人出品,出自武汉大学第三任校长周鲠生教授的《大学与研究》,造人,是指造就人才,出品是指研究出有品位的学术成果。他提出大学使命是通过造人出品,引领社会健康发展。 (9)大学三要,出自国立武汉大学第二任校长王星拱教授的《大学任务》,他认为大学的任务,在道德方面要树立国民的表率,在知识方面要探求高深的理论,在技能方面要研究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即大学三要:道德表率、理论高深、技能富民。王星拱校长在武大西迁乐山的办学期间,广揽学者名流,不问出身、派别,一律兼容并包,亲自登门相邀,延聘了无数出类拔萃的教授,武大被誉为民国抗战期间的四大名校和东方哈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