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说:“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成大事者不轻小节;

 魯大師963 2016-07-14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万物都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万事都有自然离合的道理。有的在近前却看不见,有的在远处却能得知;在近前的所以看不见,是由于习而不察,不明对方的虚实;在远处的所以能得知,是因为反观以往,可以推验未来。

鬼谷子说:“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成大事者不轻小节;

鬼谷子说得好:“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为什么在近处的反而看不见呢?因为近处的东西太平常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被重视,因为它们太小了。但是有句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对于想干大事的人,就怎么能轻视小节呢?

鬼谷子说:“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成大事者不轻小节;

【案例】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只吃馅,吃完了就将饺子皮丢到屋子后面的小河里。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家,父母也相继病逝。这下子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是个好人,每顿送给他一碗面糊糊吃。他则洗心革面,发奋读书,发誓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好好感谢大嫂。三年后,他果真中了魁,做了官,于是就衣锦还乡去见大嫂。大嫂什么礼物也不愿意接受,而是对他说:“你不要感谢我。我没给你什么,三年来你吃的饭都是当年你丢下的饺子皮,我收集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还给你了。”大官愣住了,继而思考良久……

世间万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变化而来的,都有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一个人的本性是善的,可是如果不注意修养自身,日后也可能逐渐地变坏。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鬼谷子说:“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成大事者不轻小节;

在别人都能看到的时候,言行有节,这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依然能不改操守,注重生活小节,这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了。蘧伯玉“不欺暗室”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案例】  蘧伯玉是卫灵公时著名的贤大夫。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到宫门时就消失了,过了一会儿,辚辚的车声又响起来。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夫人说:“应该是蘧伯玉。”灵公问:“你怎么知道呢?”南子说:“君子是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为的是怕车声打扰国君。能这样做的人,除了蘧伯玉还有谁?”灵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只有像蘧伯玉这种“不欺暗室”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因为他们做事不是为了赢得美名,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对自己诚实,有时比对他人诚实还要难。

鬼谷子说:“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成大事者不轻小节;

一个人能不能干成大事,有很多种检测的方法,但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看他在处理小事时的态度和做法。

现代社会,人们都希望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使自己变得富裕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珍惜自己的钱,善用自己的钱。你省下来的或额外得到的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资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发挥关键的作用。

疏忽小节的人,最终做不成大事。古人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正是这个意思。

文章来源:《中国鬼谷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ggzyjy;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