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文字丨中式精致生活 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的前提,必须是惜墨,三笔两画,神韵皆出,一幅画的留白,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境界的高下。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以无胜有,以少胜多。 绘画中有“计黑当白”, 音乐有弦外之音, 戏曲中有虚拟动作, 诗文有意在言外, 佛陀有拈花一笑。 人生不能挤得太满, 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 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心处参禅。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 一扁舟、一江边垂钓渔翁而已, 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江上烟波浩渺, 满幅皆水。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书法艺术上,枯笔的美感和价值不容小觑。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 "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 其势飞举为之飞。" 枯笔产生的"飞白", 加强了书法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遒劲奔放,墨彩淋漓。 书法家的功力也在枯笔中充分显现出来。 删繁从简,粗茶淡饭, 享受简单的幸福。 适当独处,适当静坐, 痛快工作,安静休闲。 把心放平,把心放宽,诗意地栖居。 闲暇时静对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一江山水, 释放自己,放空自己, 让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适当减少欲望,简单地、 淡然面对生活的种种。 每天让心事归零, 及时清空心中的垃圾, 删除不必要的烦扰。 随时释放心灵的空间, 让灵魂清风朗月, 让心灵海阔天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整个秋天只取一叶, 这样轻松地活着,也挺好。 留白人生,是心灵上的一种感觉, 恰似起于青萍之末的清风, 温温凉凉的,沁入每个毛孔, 纵是在烦躁的夏日, 也会没来由的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清爽和快意。 经营留白人生,感受如饮茶般的惬意, 用微微淡淡、宛若游丝般的幽香, 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恬淡自如,从容不迫。 |
|
来自: 天童老僧 > 《画意摄影作品欣赏/后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