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本是西周法治思想

 圆角望 2016-07-14

◎ 关万维

中庸是最典型的传统精神之一,在一定意义上,中庸思想决定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最终走向。因此说来,中庸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应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论语》中述及中庸并不多见,《论语·雍也》这一则几乎是《论语》仅见:“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正义》引郑玄《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论语注疏》何晏注云: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邢昺疏云:中谓中和,庸,常也。朱子章句云: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也,平常也。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从郑玄到何晏、邢昺,中庸均释中和之用,朱子进一步释无过无不及之谓中,程子则以为不偏之谓中。仅从语义来看,没有太大偏差,但这种“民鲜久”的“至德”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具体如何体现,不太明了。

从孔子原语来看,“中庸”是一种民间之德而非王德:以孔子之叹“民鲜久矣”可知。因此孔子所指当是指社会风气、民风而言。孔子对民风的批判殊为少见,批评民鲜见中庸之德久矣,有点意外;而这个“至德”之民风的“中庸”应该是什么样的?孔子本人可能也没有更明确的解释,但孔子此叹,可知此时不仅君主王侯礼崩乐坏,民风也有颓坏之象。孔子所谓中庸之民风,因此可能是西周以来浑朴、敦厚的一种生活状态,相互敬畏,自敛以求和睦相处,因此无过激之争,无无谓之衅。

西周政治思想中有较多君主自我克制、内敛的内容,譬如周公对多位诸侯的训话,最常见的往往是克制守礼、以德治民。政治上的自制、内敛,这种政治风气对贵族作风肯定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民风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心理,进而成为一种文化心理,这是中庸思想的社会基础。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周君主政治的内敛,即所谓“德政”是中庸思想重要的社会基础。《中庸》一章,就多次提及周初诸王之德,如王季、文王、武王、周公等等。

古代刑罚严酷,而西周金文中不少关于法律的铭文中,常见提倡“中刑”,即减半处理。《牧簋》等铭文中可以看到周人把“中刑”原则作为司法重要原则来推崇。经过从西周到春秋末年几百年的衍化,“中庸”思想已经社会化,从西周刑法精神变成一种文化心理;而儒学的继承与强调,在孔子那里被塑造成为一种典范品格,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符号。百姓“中庸”,则不待政令而天下皆“化”,这是“民风”层面的中庸;《礼记·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文化心理层面的中庸。“中庸”和“德性”、“问学”、“广大”、“高明”并举,因“中庸”而极“高明”,从民风的含义,变成一种格物致知的普遍修养。朱熹《章句》云:“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礼记·中庸》中的孔子关于中庸的言论,应该可以用来解释孔子中庸思想。而《论语·子罕》中对孔子的评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不臆断、不绝对、不固执、不自以为是,这大概就是生活中孔子的中庸之道。

不难想象,作为法制精神的“中刑”是一种惠及民众的仁政,是野蛮时代弥足珍贵的人道思想,是所谓“商刑严,周刑宥”的具体表现。而作为“至德”的“中庸”,则是孔子对来自西周政治思想乃至社会风气的一种继承与深度阐发。中庸精神与西周王室的恭敬、谨慎的政治思想存在契合,也印证西周政治精神的相对温和与内敛。如果“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纪律,那么“中庸”还可以是一种个人修养;“德”和“中庸”虽然都来自西周的政治观念,但都逐步演变成为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这大约是儒家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贡献。作为刑法思想的“中”,被孔子继承和发展成为儒家的重要思想,经过儒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儒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思想品格乃至民族品格之一。“中”具有双重因素,既有政治因素,也有人文因素;二者之间,政治因素为先发,人文因素后起。许多古代伦理观念往往都有这样一个先政治后伦理的嬗变过程。动辄喜欢批评中庸如何如何的人不妨放眼远眺,说不定你远古的祖先,曾受惠于这折中之后的相对宽厚。中刑,也算是野蛮时代邪恶的集权机构为数不多的仁德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