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想要做的事情,认为对自己好的有用的事情,一开始都满腔热血的,也付出了实际行动,但到最后能够坚持下来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这当中有自己的一时兴起所导致,但也不缺乏那种真的深思熟虑后想要坚持的,有规划,会付出实际行动的朋友。 而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也大都不尽人意呢? 比如那些真的想戒烟、戒酒、减肥、阅读、写作、学英语、背单词、健身等等的朋友。 她们一开始都是奔着目标而去的,对自己信心满满,计划满满,然而没有几天都偃旗息鼓了。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坚持过程中没有掌握好一定的方法,没有用意志力以外的辅助作用?没有找到坚持到最后的一种行为模板? 我曾经在工作中临时担任一项新项目的负责,会接触到一些Photoshop设计的问题,因为我之前对这一块是毫无基础的,只是简单能够意会。 为了能够配合项目的进展,网站平台的建设性开发,也为了能够对合作同事之间有一个更好的监管工作。 我想,我目前虽然不需要实质性掌握这门技术,只要下面的同事会,网站开发商会处理就可以。 但是如果我对这一块一窍不通的话势必会影响我对工作的审视。 不利于整体管理和项目监督。 于是我硬着头皮决定要自学PS软件教程。 我做好了自学前的大量准备工作。 首先我在百度上搜索相关的自学教程,在五花八门的教程里选择了比较简练易懂的视频授课教程。 从入门到基础掌握,7天速成。当时对于我来说像找到了一条自学的捷径。 我想着总会在一个月内能够自学有收货,解决我的基本问题。 我也思考过我做这个自学决定有坚持的动力基础,有目标。 结果我信心满满上路,第一天坚持的不错,第二天也可以,第三天有事情耽搁了没学,第四天学了一会也有事情中途放弃,第五天第六天我出差,第七天的时候我还在学第一天的事情。 这样停停学学,效果不是很好。 结果到一个月的时候,我所学的内容还停留在初学阶段,没有一个坚持的韧性。 这个习惯没有被很好的坚持下来,而最后我在掌握一些皮毛的情况下,彻底放弃了自学。 我反思过,为什么我一腔热血,信心满满的在做这个事情,结果还是没有很好的坚持下来,是不是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有些道理大概自己也懂,一个就是惰性,一个就是侥幸心里作怪,一个就是没有意识到坚持过程中的那些隐性的绊脚石是什么? 看了这本《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后,瞬间豁然开朗,剖然醒悟。原来坚持是有方法的,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原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除了前提准备工作,除了意志力以外,还需要一种正确的方法。 原来导致三分钟热度,导致半途而废,导致没有坚持下来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坚持过程中的一些绊脚石在做怪,是有存在的原因和阻力的,而这些阻碍力量被叫做“习惯引力”。 通过本书,能够了解这些绊脚石是什么?也很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去清理这些坚持不下去的原因,甩开“习惯引力,告别三分钟热度”,我们都有机会找到坚持下去的方法。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让我明白,那些为难了自己,又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坚持都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方法掌握来有效的起到好的作用。 作者在本书中说:我们为什么无法把自己想持续做的事情转化为习惯呢?是因为我们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也就是一种叫习惯引力的东西在作怪。 为什么不能坚持 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和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做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 而我们所有行动几乎全部,或者至少有95%,是由本人的习惯所决定。 有心理学家也说: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而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有自己的定性周期。 以前看这本书前,我简单的了解过一些,因为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会用到一点点。 我一直以为培养一个好习惯,坚持下来大概就是在二十一天这样。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习惯化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二十一天,有一个月,有三个月,有六个月。 而这些是因为习惯不同,习惯引力不同而有区别的。 也就是根据简单复杂强度不一来分。 而不是像我之前以为全部都是二十一天可以来养成。 比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节约、记录家庭收支等。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30天能够固定下来。 而健身,减肥、早起、戒烟等,由于习惯带来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培养时间大约需要在三个月左右了。 所以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的给自己设定培养习惯的周期,比如健身 ,你用一个月来规划,结果一个月后你还是没有养成以为就培养不好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没有过人类的抵抗新变化、维持现状印象的习惯引力圈。
习惯在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在大脑对其行动性信号的代入过程中,有一个适应性的过程。 所以培养习惯的适应性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按照普通如写字,阅读,学习语言等行为习惯来做分析。 第一阶段:反抗期(第一天~第7天) 第二阶段:不稳定期(第8天~第21天) 第三阶段: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 培养习惯三阶段 书里将这三阶段称为“培养习惯之旅”,要培养这条习惯之旅,前提需要我们做好的有: 1.每一天持续行动,每一天坚持,就会把习惯节奏渗透到身体内部,这样能降低失败率。 书里有举例:2~3天才写一次工作日记的业务员,过几年还是无法养成写工作习惯,而且每一次写都会感觉很痛苦。 每一天都写的人显然比前者更容易成功。而培养这个好习惯一般坚持30天就可以起到效果。 2.一定要坚持到底,培养一项习惯的前提,在三个阶段中执行各项对策一定都要坚持30天以上。 阶段一:反抗期 在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初期,也就是阶段一的时候,习惯引力会阻碍我们的思维,会出现本能的反抗。 通常会出现感觉没劲,三分钟热度,计划内容过长,惰性牵引等。 这个时候的习惯引力非常强大,也是最艰苦的时期。42%的人在最初过程中容易坚持不下去导致半途而废。 所以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度过反抗期?那就是要持续行动,撑下去。 这个阶段被成为婴儿学步阶段。预防失败我们必须要“习惯培养三个原则。
阶段二:不稳定期 在经历婴儿学步后,克服了第一个反抗期后,也相当于成功培养了30%左右的习惯。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不稳定期。因为门槛提高,习惯行动的难度会要求有所提高。 常会出现:原本安排好是事情插入其他事情后就荒废,因为加班,出差,天气等因素。这就是我文开头写的我自己的学PS教程,因为有事耽搁耽搁,直到破坏了习惯的养成。 如果想要度过这个不稳定期,就要“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采取弹性的计划,在第二阶段的不稳定期里我们会因为这个那个的事情发生各种状况。避免这种情况有3种对策应对方法。
阶段三:倦怠期 第22~30天是培养简易习惯的第三个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成功率已经达到70%左右了,如果把这个阶段很好的坚持下去,那么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不会太远。失败率也相对降低。 倦怠期是对“习惯引力的最后反抗。通常会出现失败的原因有:感觉厌烦提不起劲,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 平常我们拿个减肥例子来说,我们坚持到一定时候,发现体重变化不大,好像每一天也习惯做这些坚持了,没有多少热情,也觉得这样的付出没有预期的效果。从而会想到放弃或者拖延。 那么这种时候说明倦怠期是需要做一些变化了,要利用不同的“持续开关”来调味一成不变的状态。 二个对策来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倦怠期。
十二个持续开关 另外在坚持习惯的过程中,前面说过很多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设定一些“持续开关”目的在于提升动力,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把这些“开关”装换为“创意”就不会显得枯燥。 这里“持续开关”有十二种方法。如何灵活应运分为两大类来举例。
这个方法在小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中非常常见。 我在培养我儿子早晚刷牙的习惯上曾经就用过这个方法。如果他每一天坚持早晚刷牙,我就允许在每周末的时候多给他看十分钟电视;坚持一个月以上,就允许他其中一个星期可以自由选择二十分钟看电视时间,星期几不需要受我约束,可以由他自由安排。这个效果非常好。 反之我在培养他练琴的习惯上做过处罚开关的方法。比如他哪一天如果没有坚持,必须在接下来一天中用上双倍的时间来练习,同时取消当天吃零食的福利。提早10分钟上床睡觉等。 这个方法同样非常有效。 结束语:想要变得更好的我们总是在寻找各种能够提升自己的方法。对一些好的习惯的养成我们也花了不少的心力和时间。 但是坚持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我们就如左手握着右手一样的自然。 从对一些小习惯的养成,从90天,开始来养成。 当一个习惯被我们所控制,所坚持,超越90天,一年,五年,十年甚至终身受用下去都不是问题。 那么无论在一个领域还是自身内涵养成都会发生质的变化。 比如我们想要坚持阅读的习惯。我们就按书中所说的方法试试。给自己一个规划,每一天看多少时间,遇到特殊情况来采用灵活的例外规则,最后用“持续开关”巩固和坚持下去。 我想每一个你都能在坚持习惯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让我们一起坚持,一起加油。先从简单开始。 甩开“习惯引力,告别三分钟热度”不盲目开始,一开始就要持之以恒。 |
|
来自: 昵称3505319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