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科技金融的成都“算法” 划出创新创业的上升弧线

 狐狸和虎 2016-07-14


创新始于技术,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成于资本。


科技创新,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领域的命题。从一项技术到一个产品,这个转化的历程,离不开资本力量的驱动。对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三高”特质的成长型科技企业而言,投融资成为前行之路上必须直面的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双创时代之下,创新创业已从“小众”到“大众”,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也正在经历着从“小众”到“大众”的变局。经济提质升位需要科技支撑引领,而科技产业的发展则需要资本力量的强势注入,在成都,与创新创业企业攀升数据同样划出上升弧线的,还有成都创新创业资本的加速聚集,基于“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已具雏形且成效初显,而在这套多层次体系之下,一套科技金融的成都“算法”,正在铺陈开来,成为“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另一道风景。



1

关键词

 债权融资“加减法”


创新构建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

“资”润创新放大杠杆达15倍


探索构建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创新债权融资合作模式,用政府引导推动、市场联动协同的方式,形成“多方协同、风险共担”的新型信贷融资模式,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社会资本的“加法”,为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门槛、成本做“减法”。


“创业初期,科创贷的500万解决了我们发展的燃眉之急。”7月初,四川鱼鳞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李剑波踏上欧洲市场考察的行程,从新三板挂牌上市以来,李剑波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当当。


鱼鳞图公司是一家典型科技型企业,其研发的全国首个基于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系统,眼下已占领了国内的核心市场。


“创业初期拓展市场、技术研发需要资金投入,我们也接触了多家银行,但科技企业轻资产、难评估一直是个共性问题。”李剑波感慨,“最值钱的就是技术,但没有固定抵押物,传统方式的银行贷款很难敲开门。”金融资本之门于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而言,总显得“这么近又那么远”。


然而,融资路上有了转折。通过成都科技金融服务的及时介入,鱼鳞图公司成为成都市首批“科创贷”受益企业,数百万元的银行信用贷款让他们走过创业最“缺血”的时期。与此同时,成都市、高新区两级对企业“科创贷”担保费补助、贷款利息补助,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了融资贵的症结,为企业创新“松绑”。


表面上,这是一家科技企业融资之路从梗阻到贯通。其背后,则是一座城市持之以恒通过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手段与方式,不断完善、创新科技金融扶持链条的探索尝试。


“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在债权融资中因轻资产、风险高、信用不足等特点造成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通过政府资金增信,联合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日趋形成‘多方协同、风险共担’的新型信贷融资模式。”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去年起,我市探索建立创新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合作模式,积极引导各县市银行、担保公司等参与共建风险资金池,扩大债权融资规模。


眼下,我市运营2.5亿元的市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已引导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联合建立起信贷资金规模达35.8亿元的中小微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和信贷资金规模达1亿元的青年大学生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财政资金放大杠杆达15倍。


同时,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市创新债权融资合作模式,联合区(市)县政府、金融机构分别创新性开展政府资金增信(含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担保机构融资担保+银行贷款的“银政担”模式,政府资金增信+保险机构融资承保+银行贷款的“银政保”模式,政府资金增信(含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的“银政”模式,并根据不同增信方式和合作模式,建立不同的风险分担比例和多元化风险补偿机制。


眼下,通过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市区两级共建,我市已引导武侯区、青羊区、大邑县等多个区(市)县政府联合共建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区(市)县占全市行政区划超过半数。同时,联合成都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1家保险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和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和信用贷款等创新融资产品,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获得银行授信的中小微企业达353家,授信额度9.17亿元;实际贷款企业326家,发放贷款总额7.9亿元,户均贷款金额为242.4万元。



2

关键词

 创业投资“乘除法”


府资金引导构建天使投资基金

多措并举降低投融资成本


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在股权融资中较难获得天使投资等早期投资的问题,为弥补市场失灵环节,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构建各类天使投资基金,“以一引十”的乘数倍放大社会金融资本,一解中早期创新创业项目融资之“渴”。同时,通过“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构建,从体系设计的根本,通过“贷、投、补”的多种方式,除法倍地降低投融资成本。


今年6月,2016成都创交会上, 我市正式设立全市首个统一的政府投资基金——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这是成都、深圳两地开展深度金融合作的成果,也是国内首次由两地政府共同推动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


采用母子基金架构,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规模为400亿元,其中成都市出资180亿元,前海金控出资20亿元,海内外金融机构共计出资200亿元,将带动2000亿元以上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上万亿元。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活跃最明显的指针,就是区域创业投资是否活跃。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在股权融资中较难获得天使投资等早期投资的问题,我市引导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市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已达2.3亿元,用以引导性参股方式,联合创投机构、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出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


创新基金合作模式,通过在联合我市本土从事天使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共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天使投资事业的同时,同步引导国内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到成都开展天使投资工作,形成“创新西进,资本西移”态势,上海合力创投、南京岚裕凤凰创投基金等都已在蓉设立创投基金,直指成都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投资。除此之外,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引导我市本土原有从事VC、PE投资的大型创投机构将投资阶段前移,重点关注早期阶段投资,并同时引导在蓉高校联合组建聚焦于高校成果转化的天使投资基金,成立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投资基金,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行动的力量,持续放大政府引导资金在推进创业投资来蓉聚集的乘数倍效应。


从市科技局了解到,眼下,通过制度设计创新与创新基金合作模式创新,我市已组建天使投资基金9只,投资中小微企业19家,投资总额12591万元“资”润了我市一批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同时,在基金投资及增值服务帮助下,成都广达电子、四川泉源堂药业、成都三加六等4家中小微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挂牌融资。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