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智慧家长智慧 ——说说我家的故事 本栏目主要分享家长的教育、生活心得,旨在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如果你也有育儿经验、家庭趣事、生活技巧想和大家分享,赶紧来投稿吧,有稿费的哦。了解投稿详情,请点击《家教智慧100万征集原创文章!你真的不来试试吗?》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六中学的老师曹秀芳 有一天,一位家长告诉我: “孩子放学边放书包边对我说,学校要代收书费,300元。我没吭声。她以为我没听见,就又说了一遍。我还是没吭声。她说第三遍的时候,我把钱“啪”地一声放在了她正摊开作业本的桌子上。她看了看我,没说一句话。就在这时,我家的老二开心地跑到他姐姐的书桌旁,想和她玩。她立马大声吼道:‘滚开!别来打扰我!’不到三岁的老二“哇”地一声就哭了。我骂大的,老公嚷小的,四个人哭的哭,嚷的嚷,乱作一团。”
我问家长:“孩子说要交钱,您怎么不理孩子呢?她惹着您了吗?”
家长说:“没有。那几天我和孩子她爸吵架,两个人已经好几天互相不搭理了,跟孩子没关系。就因为我当时心情不好,所以没理孩子。结果,女儿受了委屈,借机拿弟弟撒气,最后家里就乱成一锅粥。这几天,孩子考试,成绩退步特别大。您说,我是不是更年期到来了?”
我对这位家长说:“我先给您讲个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叫《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我小的时候就曾经读过。前几天,听中国教育报主编杨咏梅老师的讲座,杨老师也谈到这个故事。她说,夫妻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一对穷苦的老夫妇生活在乡下。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老头子牵着那匹漂亮的骏马——他家唯一的财产,去集市上打算换些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他把骏马换成牛,把牛换成鹅,把鹅换成鸡,最后把鸡换成了一袋子烂苹果。 ▲ 我小时候读到这个故事,觉得老头子简直愚笨之极,又幼稚可爱得像个孩子。只要不是傻到极点,谁都知道,一袋子烂苹果怎么能和一匹骏马相提并论呢?退一万步讲,即使换牛,换鹅,换鸡,怎么着也应该换一大群牛,一大群鹅,一大群鸡啊。
现在我人到中年,再在讲座中听到这个故事,我悟出了和小时候读它时完全不同的哲理。原来老头子并非愚笨,也不是幼稚,而是淡泊物质。所以他的头脑里根本不考虑物品交换是否等价。在他心里,“我的老女人早就希望有一只鹅!”“老太婆最喜欢苹果了”就是行动的十足理由。所谓爱即理由,爱即方向。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太太同样是个不看重物质,不计得失,只看重家庭和谐的人。正因如此,她总能为丈夫的行为找出值得高兴的理由:“啊,我们有牛奶喝了”;“啊,我们可以有鹅肉吃喽!”;“啊,鸡会生蛋,蛋可以孵小鸡,那么我们将要有一大群小鸡啦!”从内心来讲,她也根本不在乎一匹骏马换一只鸡、鹅是否合算。所以,老头子的行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应该大加责备或者该挨打的,可是老太太却开心地说,“谢谢你,老头子,我的好丈夫!”“我就知道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 按理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所以,乍一听“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这句话,好像逻辑上存在问题。但细品这个故事方知,在某种情境下,“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不仅是成立的,而且是智慧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核心就是夫妻之间的尊重与爱。 生活中,常见许多女性在老公面前无理取闹,不顾身边孩子的感受。我一直觉得,家人之间也应遵守文明有礼的公德。如果一位母亲蛮不讲理,女儿一旦盲目模仿,长大后势必会侍宠凌夫,不能温柔贤淑。 我还见过许多女性,每天总有不少埋怨丈夫的理由:菜买贵了,鱼买大了,衣服买得不时尚了……一来二去,总是被责怪的丈夫就成了甩手掌柜,只负责带着一张嘴回家。于是,女人开始身兼数职:母亲、妻子、管家、保姆……终日“相夫教子”,迷失了自我,折磨了自我。久而久之,女人累了,抱怨连天,唠叨不断……结果,男人和孩子就都烦了,谁也不领情。女人还愤愤不平:“都是白眼狼,没一个懂得心疼人的。” 如此一来,家庭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就都没有处理好。也就是说,家庭和谐的主旋律就没唱好。这样,杂音就开始充斥家中每个能看见和看不见的角落。纵然天天餐桌上有鱼有肉,存折上数字一串又一串往上蹿,脸上也绽放不出灿烂笑容。 家和万事兴。家庭中最重要的是爱与尊重。故事中贫穷的老太太对老头子的尊重与爱无处不在。老头出门前,她给装备齐整,还不忘亲吻老头子一下。还对他说“老头子,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啊!”意思是你尽管放手去干,我万分地信任你。老头子回来后,老太太的表现刚才已说过了,她处处表达着自己的满意。这样的尊重与信任之下,老头子做事自然胸有成竹、不瞻前顾后。又怎能不报以满满的爱心和责任心呢? 所以,家庭中,物质可简素,精神要富足。您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用家庭冷暴力来对待老公和孩子,结果人人都憋着一股子怨气,怨气交互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怎么能给孩子提供平静祥和的家庭氛围呢?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又怎么有心思努力学习呢?” 家长听后频频点头。 我又接着说:“家长有了消极情绪,应该学会自我控制,设法排解,如果任由不良情绪泛滥,会对无辜的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您看您的女儿,是不是有些像您的翻版?内心受了委屈,不反驳、不表达、不沟通,只是迁怒于比她弱小的弟弟。这样的心理状态一旦持续,发展成为稳定的性格特质,在将来的家庭生活中,她按这样的模式处事,会不会导致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不和谐呢?如果那样的话,您肯定也不会放心啊?”
家长点头,若有所思,说:“老师,谢谢您点醒了我,我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 “夫妻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句话说得真好。爸妈们,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文章中的观点对吗?在评论区写留言,一起聊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