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仙居县横溪中学 甘华兵 317312 ganhuabing@163.com 一、设计思想 《技术的性质》是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它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本节通过介绍技术的各个特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客观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权益保护能力。要求学生对各个案例进行加工分析,主动理解技术的性质,构建技术思想,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技术两面性等问题,从而能辩证的看待技术,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技术特性。因此,本课以案例为载体介绍技术的五个性质,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案例使课本内容较平近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讨论、辩论、表演等方法加强学生、教师参与和交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理解技术的性质。 二、教材分析 “技术的性质”是“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后所要学习的,旨在告诉学生“技术是什么?”,“技术怎样?”。“技术的性质”这一节的内容共有五部分构成,这五个性质在学习目标方面要求不同,如对技术的创新性,只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而对于技术的综合性,则需要学生加以理解,因此需要分别处理。本节课力求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好〈技术的价值〉的基础上,对技术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技术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似懂非懂,在教学中,我通过教学案例由简到难的分析,增加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对身边技术产品的认识,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对技术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引路人。此外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接收信息的能力和反应能力不一,接受能力相对差一些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上的要求可以适当低一些,但是在情感目标上对全体学生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说明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 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体验技术创新的艰辛和曲折。 3、能力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及辩论,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辨证关系。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能对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通过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教学难点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知识产权的范围及维护。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使用直观图片和详实的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引入以学生生活贴近的最新技术产品实物,让学生从实物寻找技术的性质所在,激发师生互动高潮。 通过辩论,让学生辩证的看待技术的两面性。 教学课时:2课时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整理已学学科的内容及范围,收集盗版物品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专利法等资料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使用学校通用技术专用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引入:我们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在个维度阐述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同时也了解到技术的重要性,那么技术究竟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将来讨论技术的特征! 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 我们知道技术的价值是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推动社会发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也正是技术的目的。 1.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案例分析:P11助听器的发明 。 讨论:P11助听器的发明的具体目的、具体问题、具体需要。 马上行动:电动助力车怎样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引导:电动助力车出现超过三年,其新的功能不断出现。如001电动车有自发电技术,绿源有EABS技术、磁控型防盗技术等。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说明技术具有创新性: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成果,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讨论:P12有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你是否赞同 ? 说说你的理由。 创新分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案例分析:P12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讨论:瓦特对技术和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说明技术创新对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案例分析:P13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思考:P13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 ? (1 球面电视机 2 平面电视机 3 纯平电视机 4 液晶电视机 5 等离子电视机等) 说明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有时一个产品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 案例分析:高压钠灯是一种发光效率很高的电光源,但在钠蒸气放电时产生1000℃以上的高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玻璃灯管根本没法耐受,所以高压钠灯一直没能问世,直到有了透明陶瓷,高压钠灯才得到实际应用。 讨论:从高压钠灯的发明应用中大家能得到什么启示? 说明一个新技术产品的创新或发明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而且技术的创新不是一个方面的创新,它是多个方面。 3.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马上行动:P14分析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哪些知识,在左图中的小椭圆形空白处填写这些学科的名称。 阅读P14“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马上行动:P14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并填在课文中。 小结导引 我们知道了技术是人们有意识的结果,它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创新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技术还会带来什么呢? 辩论: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越来越普遍。据英特尔公司调查2004年我国有七成学生玩网游,每年花费超过一千元!对学生而言玩网游好?不好? 引导:我们发现技术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因此我们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技术的两面性 讨论:你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有错吗?请说明理由。 说明技术本身没有对错,合理运用就表现出它的实用性,盲目追求功利性就会违背技术的本义走向它的反面。 设问:是否技术都能人为控制表现实用性呢? 案例分析:据统计,飞机的事故率,比其他交通工具小得多,但空难事件还是有的,如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2007-08-20早上从台北飞抵日本冲绳岛首府那霸机场后,发生一连串爆炸,引发大火,全机付诸一炬。 讨论:你对以上的爆炸事件如何评价?它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决定技术负面影响的必然性。 以上事例说明,由于技术设备的工作环境、几乎系统的复杂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技术本身存在脆弱的一面,这是它必然产生技术负面效应的内因。当然,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有的是人为的,比如:核战争的威胁、“黑客”的攻击等等,但这是技术负面效应的外因。 引导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进行小结 相信人类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案例引导:某同学自己就圆珠笔设计出了一个从未有过而又非常漂亮而实用的笔架,但这个笔架被一个工厂拿去仿造销售。 讨论:你是这位同学你怎么办? 5、技术的专利性 专利:一是指专利权;二是指受到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三是指专利文献。专利法中所说的专利主要是指专利权。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权: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问题:如果借其它同学的书复印后自己看,算不算侵犯著作权? 案例分析:案例1:我国对乙二醇,聚乙烯醇和丙烯腈三个引进项目中,其列入39个外国专利,支付专利使用费高达750万美元和718万人民币,但据确查乙二醇生产中的22个专利,在签合同时已有7个专利超过了专利有限期,而我们还在高价支付专利费。 讨论:外企在转让中有哪些违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专利申请的程序: 1、提交申请阶段。2、受理阶段。3、初审阶段。4、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5、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6、授权阶段。 马上行动:模拟持有正版物品专利的同学对自己进行保护! 小结: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技术的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3、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4、技术的两面性(实用性和功利性) 5、技术的专利性 知识产权 专利制度 专利权 十、作业设计 1.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并尝试草拟“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应遵循的条例”。 【问题研讨】 你认为技术还有哪些特性 ? 请举例具体说明。 【参考资料】 [1] 顾通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浙江教育网,http://www./xdjyjs/99/2353.htm [2] 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3]蔡铁权.高中新课程实验100问.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