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

 东方竹马 2016-07-15


 文/朱东


中庸这个词,在中国有着极为简单而复杂的境遇。说它简单,是因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基因。说它复杂,是因为喜欢它的人,对它可谓是推崇备至,奉若神明,认为这就是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的极致;厌恶它的人,则对它嗤之以鼻,甚至恨之入骨,认为它就是千百年来腐蚀民族精神的毒药。

 

今天,我们且不去对其中的是非做一个评断,而仅仅是提出,并回答一个最进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世界上这么多的文化当中,只有中国文化会孕育出“中庸”这种观念来。从中,或许我们也可以多少寻找到一些对“中庸”之是非的认识。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

 

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它的产生都是基于当时的世界观,给出的方法论。也就是要解决,在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生产力水平共同形成的背景中,寻找最佳的最合理的生活方式的问题。

 

在中国的上古时代,相对良好的地理环境,和足够发达的农耕文明;相对温和的自然力与得到初步发展的生产力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的平衡的状态。


因此,一方面人们确实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与自然保持一定的隔离状态,而获得相对充分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有限的生产力,以及农耕文明对自然的强烈依赖,又使得人们必须对天地充满敬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才可以,也必须思考如何实现天人合一的问题。

 

在西方文明初开之际,他们所居处的土地,并不足以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物资,所以被迫勉强大海,通过海洋去直接或者间接的获得土地无法给予的生活物资。然而,以当时人类所拥有的生产力水平,大海所爆发出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而狂躁。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哲学,必然是自然界为对象,进取性的,对抗性的。因为他们那里,在当时的生产力背景下,天与人没有合一的基础——自然力远远超过了人力。

 

逮到工业文明来临之后,西方终于从长期的自然力的压迫下解脱了出来,人类也第一次拥有了相对于自然力的局部优势。随之而来的,只能是补偿式的开发,和惯性化的进取。


所以,西方在基本上摆脱了宗教对其思想的禁锢,与精神的压迫之后,也只能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构建世俗意义的道德观,认为在人的天性之中确实具有“道德意识”,但仍旧是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来研究,而不可能去探讨天与人的合一。


因为,此时如何与天人合一,已经在表面上失去了必要性,所以也就失去了思索如何合一的动机与时机。

 

所以,中国先哲探索出的这条天人合一之路,既是人类早期早期文明的活化石,又是天时与地利,以及人类的智慧在恰当的节点上,相互作用的结晶。【就像地球上产生生物一样,是一次建立在众多条件的巧合的基础上的,伟大的结晶。是天地赐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具体的说,它只能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发生在人对其作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的记忆,上没有完全逝去,在人的力量尚不足以与天地相提并论,而只能对其深怀敬畏之心的时候,只能发生在自然力表现的相对温和,不至于逼迫人类必须对其报以对抗与征服的心态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中原,这个时刻就是中国古代哲学逐渐演化成熟的时期。


主编提问

朱东老师,现代人怎样理解中庸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