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第17卷第1期—59— Ⅲ对免疫低下鼠无明显影响。垂盆草水溶性成分对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有显著的影响,对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提示组分Ⅰ、Ⅱ、Ⅲ的免疫作用与机体所处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Ⅰ、Ⅱ对免疫受抑制状态小鼠可能引起免疫调整作用。此外,MunSook-Im等[18]还发现垂盆草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表明其具有抗氧化作用。于占洋 [19] 它对单核巨噬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KangH.T.等[13]将鼠科动物和人体的肝细胞瘤细胞在浓度为50~150Lg/ml的垂盆草生物碱粗提物中培养24~48h,结果表明其增殖速度依赖于垂盆草生物碱粗提物的浓度,且其抗增殖作用发生在细胞增殖的G1期。因此,垂盆草对滤过性毒菌引起的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抑制其增殖来延长肝癌患者寿命。潘金火等 [14] 对垂盆草的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研究了急、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携 分、正丁醇部分和水部分进行了小鼠的保肝降酶试验,结果发现,垂盆草的水提取物、正丁醇高剂量组能极显著地降低ALT和AST(P<0.01),并有明显的保护肝脏的作用;乙酸乙酯高剂量组也能显著降低ALT(P<0.05)表明垂盆草中具有保肝降酶作用的活性成分极性较大,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分和水部分。 2.2 免疫抑制作用 瞿世康等研究表明垂盆草苷可使小鼠胸腺内胸腺细胞数明显降低,小鼠溶血空斑试验证明,它能抑制T细胞依赖抗原-SRBC的抗体形成细胞数,还能抑制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实验中还发现,垂盆草苷使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另外还可见到给药组小鼠骨髓中T淋巴细胞比例非常显著地升高。故推测垂盆草苷的作用可能类似于类固醇甾体激素,能使外周T细胞转移至骨髓。WooE.R.等[16]利用合成形成抑制模型重组病毒因子vPE16和CD4+Hela细胞发现自然界中抗HIV病毒的药物,结果发现,垂盆草甲醇提取物对gp120-CD4显示出很强的交互抑制作用。其浓度为100Lg/ml时,抑制率为80%~90%。张邦祝[17]对垂盆草水溶性成分的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将垂盆草水浸膏用不同浓度(Ⅰ2∶1、Ⅱ1∶1、Ⅲ1∶2、V/V)的乙醇沉淀,水溶性成分进行正常小鼠及免疫低下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实验、血清溶血素实验。从免疫器官增重实验中发现,各组分对正常小鼠的外周免疫器官没有影响,不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在细胞免疫方面,组分Ⅰ、Ⅱ对免疫低下小鼠有免疫增强作用,而对正常免疫状态下的小鼠无明显影响;Ⅲ低剂量时对免疫正常小鼠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免疫低下鼠无明显影响,因此各组分对不同免疫状态下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显著影响,组分Ⅰ、Ⅱ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依赖性免疫应答有调节作用,而组分Ⅲ则对正常免疫状态小鼠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影响免疫器官生长。当用醋酸泼尼松处理,使小鼠成[15] 带者全血中的微量元素,发现各型肝炎患者全血中, 锌、锰、铜等微量元素明显低于正常值。而文献报道,微量元素硒、锗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有机锗还有富集氧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人体血液,促进体内氧的有效供应和利用,这些作用均与抗病毒、抗肿瘤、抗炎密切相关。垂盆草药材的保肝降酶和抗HBV作用与微量元素是否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3 结语 随着现代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垂盆草中分离确正了多种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垂盆草不同提取部位具有抗肝炎病毒、抗氧化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等。诸国华等 [20] 在1999年以1, 2,4-丁三醇-1,2-丙缩酮为原料,首次完成了垂盆草苷的人工合成,为垂盆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我国垂盆草资源丰富,结合现代化学与药理研究成果,对垂盆草有效部位加以研究利用,发掘新药,将对传统中药垂盆草的开发与应用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 郭 佳,史又新.垂盆草降谷丙转氨酶的机理探讨[J].上海医 药杂志,1991,11(4):47. [2] 方圣鼎,严修泉,李静芳,等.有效成分垂盆草苷的分离与结构 [J].药学学报,1979,(9):431. [3] HeAimin,WangMingshi,HaoHongyan,etal.Hepatoprotec-tivetriterpenesfromSedumSarmentosum[J].Phytochem-istry,1998,49(8):2607. [4] 何爱民,郝红艳,王明时,等.垂盆草中的甾醇类化合物[J].中 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5):271. [5] 梁侨丽,徐连民,庄颖健,等.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 药,2001,32(4):305. [6] 何爱民,王明时.垂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J].中草药,1997,28 (9):517. [7] MarionL.etal.CanJResearch(B),1949,27:215. [8] 潘金火,何满堂.中药垂盆草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定量分析 [J].中国药业,2002,11(4):48. [9] HegnauerRChemotaxonoiederpflanzen(Ⅲ),1964,576.[10] 汪丽亚,施九皋,杨美玲,等.景垂片对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损 伤保护作用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 垂盆草不同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摘要】:目的:观察垂盆草不同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经预实验,垂盆草水提物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连续给小鼠灌胃2次,间隔7h,继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及耐受量倍数;垂盆草醇提物按文献方法测定LD50。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以360g生药.kg-1(相当于临床单日剂量的600倍)为最高剂量,按1∶0.83的剂间比例,分别给5组小鼠灌胃给药2次,间隔7h(给药剂量分别为360,300,250,207,172g生药.kg-1)1次,常规饲养观察14d。记录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按改进寇氏法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垂盆草水提物的MTD为206.892g.kg-.1d-1,该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服用量344.82倍;垂盆草醇提物的LD50为208.305g.kg-1。结论:垂盆草提取物无明显毒性,认为临床常用量是安全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