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说: “大部分人 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如何体现呢? 除了京瘫! 还是京瘫!! 看看葛大爷的开山鼻祖“瘫”,身体深深的陷进沙发中,神情淡漠,眼神空洞,生机全无,死气沉沉。一时引得众人纷效仿,京城四大名瘫粉墨登场:大张伟、鹿晗、易烊千玺、张一山,简称“京瘫”。瘫出风情,瘫出个性,瘫得销魂,瘫得与众不同! 日前,我在义乌一个朋友的店里坐着等她,坐的是一个非常柔软的沙发,打开手机欣赏“京瘫”的同时,扭头惊见班长大人已经“瘫”好,我下意识地也开始将后背向后寻找背靠,同时身体顺势下滑,就快成功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出现了姥姥的样子,她很严厉的指着我们说:“坐没坐相!”吓得我哧溜一下又坐端正了。
坐端正的同时,忽然扫到屏幕上的一则新闻《京城四瘫火了!女老师京瘫一个月真把自己弄瘫了》,说的是一个女老师在家“京瘫”月余,发现自己双手麻木、无力,双腿打软、走路摇晃……我的天呐!太可怕啦!赶紧再坐坐好! 有个现象很有趣,东方人的传统衣着都是以宽松的、舒适的为主,看上去很随性。但是家具却是硬木的,让人必须保持端正之姿。而西方人发明的领带、西服、皮鞋、文胸……都是让人感到束缚的、难受的,但他们的家具却是软陷的,比如沙发,还有五星级酒店配的床和枕头。坐硬木的椅子,就很难瘫,而沙发,不瘫很难。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篇香港孩子写的优秀作文,说的就是他家的沙发,感觉非常舒服,但是陷进去人就什么都不想做了,于是他跟沙发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最终振作起来,坐回了传统的高背木椅。可以看出,中式家具具有提神的作用。 中国人常讲“精气神”,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日常的姿态里。而姿态展现的除了精神面貌,还有礼仪,所以“礼仪之邦”不是白叫的,它渗透到行、走、坐、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坐卧硬木家具,当时可能有些不舒服,但是起身后却不觉得累。但是坐卧柔软家具后,精力却很难恢复,尤其五星级酒店的软床,睡起后常会觉得腰酸背痛。
端坐,除了礼仪,还能保护我们的脊柱。再回来说说那个因为“京瘫”而瘫的女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很早以前认识一位正骨的师傅,他说临床发现很多胸椎错位的人都有个爱好,靠在沙发上或软垫上长时间的看书或者电视。那个女教师出现了手麻无力,应该是除了胸椎,颈椎也有了问题。经常这么瘫坐,头部被往前挤压,颈椎后凸,就很容易形成“大椎包”,就是在大椎那里厚起一块,侧面看比较显老,因为一般老年人常见。 “大椎包”有什么危害? 当这里凸起,就说明气血不通,经络瘀阻,脑供血也就不足,于是人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彻夜难眠、记忆力衰退、耳鸣或者耳聋,甚至会恶心呕吐,而且局部会感到僵硬、酸痛,上肢也会麻木。 当大椎包出现后,人的头部也会不自觉的前倾,而头部每向前一英寸,颈椎就多负担10磅,呼吸也会减少30%。 所以要重视!告别“京瘫”,从端坐开始,就能有效预防。
那位女教师除了手麻,还出现了双腿打软、走路摇晃,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先看看葛大爷的“京瘫”照,上身软瘫,下肢大腿压二腿翘着二郎腿,由此可见,“京瘫”和“二郎腿”是标配啊! “二郎腿”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翘着二郎腿久坐,由于双腿互相交叠压迫,会妨碍腿部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静脉曲张。 二郎腿还容易导致“O”型腿,翘二郎腿时,由于上位腿受力不均,向内倾斜,位于膝关节外侧的“腓侧副韧带”受到持续牵拉,使其松弛,若再有骨关节炎,就很容易形成膝关节半脱位,外表看上去就是O型腿。 女性还容易引起阴道炎妇科病,因为跷二郎腿的时候,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这样在会阴处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可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同样的道理,也会影响男性的生殖健康。 而跷二郎腿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骨盆歪掉,骨盆相当于身体的地基,脊柱是房屋的梁柱,地基歪掉,梁柱也会受影响,而五脏六腑都是挂在脊柱上的,所以一些慢性病就会相应的出现。 而骨盆歪掉,还会造成长短腿,下肢无力,或一侧酸麻。 可是,有些人不跷二郎腿就难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肾虚了。肾主骨生髓,虚则下肢乏力,难以支撑身体,所以要双腿交叠才能坐着不累。 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告别“京瘫”,从改变姿态开始。想起林糊糊的儿子奶声奶气的说:“我们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的多好啊!才三岁的孩子,就能明白。身为成人,我们应该也可以做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