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格斗运动训练过程中,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训练的效果,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决定训练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否恰当,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搭配是否合适,负荷与恢复的安排是否合理等,但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训练质量。经过多年的格斗运动实践的检验与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讲,训练质量是决定训练效果高低和如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多年来,由于思想观念以及对运动训练内在核心的理解不够深入等全面因素,在我国的格斗运动训练中,一直存在着重要训练数量,轻训练质量的现象。因此在训练中有些人就“大”字当头,不断追求训练课次的增加,训练时间的延长,只要运动员训练的连续性好,完成的课次多,训练量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就觉得练得好,心理就感到踏实。但实际上,在一味追求“大”的训练过程中,如果忽略了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东西——训练质量,就恰恰丢失了最本质的东西,从而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无效劳动”上。 衡量训练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就格斗项目的训练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训练强度 训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生物改造的过程,训练给予运动员机体剌激,而机体又对训练剌激产生相应的反应,进而产生相应的适应性,然后给予机体新的剌激,使机体再产生新的反应和适应性,这就是运动员机体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基本训练原理。但值行注意的是,运动员机体产生的适应性与其受剌激的性质是一样的,并非所有剌激都能使机体产生同样的适应性。因此,要想使运动员机体产生符合其运动项目特点需要的反应和适应性,取得应有的训练效果,首先必须深入研究项目的特性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和抓住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核心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使训练对运动员机体产生的剌激恰当有效,从而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一般来说,训练强度和数量是构成训练负荷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但强度永远是训练负荷中的灵魂因素。特别是在格斗运动中,绝大多数项目都具有动作速度快,爆发力强的特点,对于运动员肌肉收缩速度和爆发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些项目的训练中,训练的强度就成为决定训练所产生剌激的性质,机体产生适应性,进而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忽略了这一特性,一味追求大运动量,较长时间进行低强度,慢速度的练习,运动员的神经肌肉系统就会逐渐对慢速度产生适应性,肌肉收缩速度和动作速度就会越来越慢,爆发力也会越来越低。这样的训练,虽然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务,但就其训练效果和提高专项能力来讲,非但不能起应有的作用,也许还会适行其反,但较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许多教练员对此认识还不够充分,在训练中对数量的积累重视有加,大负荷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条件,但由于不同数量和强度的组合会形成性质完全不同的负荷,最后所起到的训练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所以,作为一名教练员,在进行训练安排时,首先必须根据本项目的特性所需,以及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不同运动员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来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达到所需同训练负荷的性质符合本项目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连续低强度,大数量的训练负荷,使运动员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长期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往往使运动员体能消耗得更大,疲劳积累得更深,不但会进一步降低运动员完成训练的质量,还会加大、加深、加长恢复的难度和时间,难以掌握和控制竟技状态出现的时机,给赛前安排增加困难,甚至增加各种伤病出现的机率。 二、动作的正确性 虽然训练负荷主要是由训练强度和训练数量两个因素组成的,但要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仅仅强调这两点还远远不够。由于格斗运动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具有较强的技术因素,因此在训练中完成动作时其技术的正确性,对训练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一点绝不仅仅局限于专项技术的训练中,而应涉及到运动员的每一个进行的练习中,包括身体训练在内。毋庸置疑,教练员为运动员安排和设计的每一个练习,都含有不同的动作要求和技术因素,目的都是为了对改进专项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有所帮助。因此,能否正确地、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练习动作,不仅对训练的结果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专项技术的掌握和改进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练员,不光要重视专项技术训练中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对其提出严格的要求,更应该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到所有训练过程中,对所有的练习动作都要严格把关和规范,保证其正确和实效性。这虽然会付出更多,更大的辛苦和努力,但是,这才是保证训练质量,提高训练效果的前提与保证。 三、训练过程要符合比赛实战的要求 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是格斗项目训练原则的核心,其科学性和重要性已经在多年的运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因为运动员呕心沥血、艰苦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日常训练中,就必须围绕和按照比赛的特定要求来安排,来对运动员提出严格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取得的训练效果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水平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多年运动实践的积累和总结,本人认为,实战训练基本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技术训练一定要严格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进行。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练出来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发挥作用,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二)要注重培养和训练运动员早出成绩的能力,即比赛一开始就能够发挥出接近或达到个人的最好水平,或者至少表现出较好水平等。因为这是运动员稳定心态,提高自信心,在比赛中创造好成绩,进而取得好名次的关键。 (三)要加强运动员连续大强度比赛的能力。因为在一些较为重大的比赛中,运动员往往要在一天或两天中完成几个轮次的比赛。加之运动员本身的水平和实力所限,几乎每个轮次都要尽全力拼搏。因此,运动员必须具备连续承受大强度的能力,才不至于虎头蛇尾,才能经得起激烈竞争的考验,坚持到最后。 (四)训练时间必须与比赛时间一致,根据生物节律的规律,人体的状态和兴奋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是有较大区别的,但最好的状态和最高兴奋性出现的时间与人的习惯有密关系的。因此,只有经常按照比赛时间进行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的生物节律适应比赛的时间,保证在需要的时间出现最好的状态和兴奋性。 四、准备活动必须充分 训练的准备活动不仅仅是预防伤病的重要措施,而且是保证训练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实际训练中,不少运动员出现由于各种原因在准备活动中不够认真,加上教练员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因此在正式训练开始时,有些运动员不论从身体上、心理上,并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使前一部分训练成了准备活动的继续。这不但加大了运动员受伤的危险必性,而且影响运动员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到训练课的整体质量。久而久之,还会给比赛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开始阶段无精打采,状态不佳,甚至结束后,才来了精神和劲头的现象并不鲜见。所以,我们的教练员千万不可忽视准备活动的重要作用,并对比较放松要求,而是应该把它作为一个训练整体和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来加以重视和安排。 五、良好的体能 不论是在比赛,还是在训练中,对体能的考验及需求则贯穿始终。在比赛中,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技战术的发挥;在训练中则直接影响到每次练习是否全身心。高质量地完成。因为在训练中,每次练习内容的多寡,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等都需要体能作保证。虽然一味地追求训练内容多、大运动量、大强度等并非就能使运动员的实战水平有所提高,但离开这些因素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又何处提高?在日常训练中应与体能的锻炼融合一体;在训练中用恰当的强度、运动量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体能素质又使运动员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每次训练所规定的负荷量。两者相互补益,这一点对训练课的整体质量提高尤其重要。 总之,训练质量不是由一两个高质量的动作或一两次高质量的训练课决定的,它必须体现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和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只有不断加强提高训练质量的意识,切实在提高训练质量方面重视起来,并制定出具体的要求和措施,持之以恒地加以执行,才能真正收到成效,使整个训练效果得以全面的提高。 (责编:锦衣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