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养生注意事项|养生常识您必知

 甘朔铭 2016-07-15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是位于每年十月八日至九日的交节。《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提要》曰:“九月为双月、菊月、暮秋、末秋、暮商、季商、眇秋、霜辰、授衣。”从寒露的到来,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潇落,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也要顺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调摄之法,故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在饮食上——“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易侵犯人体耗伤阴精而出现口燥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状。所以在暮秋时节,饮食调养上以滋阴润燥为宜。《书》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燥,禁寒饮食,禁早服寒衣。”此时可以根据自己体质,食一些当季当地的水果,还可以食一些柔润的干果,种子,如核桃、芝麻、花生等。可以适量喝些蜂蜜茶,对于辣椒、生姜、葱、蒜、花椒等香辛料要适当少吃。

在起居上——《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秋天的作息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敛藏,早起顺应阳气的舒展调达。

功法养生上——“阳气入内则下实”,在阳气收敛的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趁势而养之,达到敛阳养阴的效果,比如站桩、烫脚、适当服一些敛降得药食,或者针灸肚脐以下诸穴位都可以达到养下焦之虚的效果。

在穿衣上——有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从脚底生,脚冷会得病,所以大家不要再穿凉鞋拖鞋。一场秋雨一场凉,我们更是要注意注意逐渐增添衣服以防寒凉之气伤阳,但添衣要少量适量,不要添加太多太快,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觉知,保持一颗明敏的心,关注天气,自己的体质,倾听身体的语言,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在情志调摄上——秋风渐渐肃杀,万物开始凋零,众物伏蛰。《书》曰:“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骋。”也要注意调摄情志,避免阳气收藏过度引起凄凉悲观的情绪,可登高望远,也可秋临赏菊,以遣情志。

最后和大家介绍宋朝道家隐士陈希夷的季秋二气导引法的寒露九月节坐功。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

坐功:每日寅丑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具体做法为,每天的凌晨1~3点和3~5点。(我想4点~5点之间可以起来做一下)

首先,正坐。

推举左臂向上

交叉收回

再托举右手向上

收回

这样左右各做3~5次。

完成后叩齿,即空口咬牙,可做36下。此时口中充满津液,调匀呼吸,慢慢将口水咽下。

完成坐功后,可以再回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