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米芬促排卵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人工授精中COS方法,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Ⅰ度闭经、黄体功能不全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第一选择,也是针对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的首选方案。特别是PCOS患者,由于对促性腺激素药物敏感,可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的高风险,而氯米芬疗法的PCOS患者排卵率为55%~70%,妊娠率为10%~20%,几乎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多胎妊娠率低,效果肯定。 具体方法: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50mg/d口服,连服5d,月经第10天超声监测,待卵泡成熟时使用HCG 5000 ~10000 U,肌肉注射1 次,诱导排卵。若1~2个周期无效,无卵泡生长及排卵,可加至每日100mg,连服5d。体重过重或肥胖者则需加大剂量,一般不应该将剂量增加至超过150mg/d。使用氯米芬的妇女,会有较长的卵泡期,成熟的主导卵泡平均直径为25mm,较自然周期(18~19mm左右)大。为了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氯米芬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联用低剂量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或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等,可改善疗效。 单用氯米芬发生OHSS的可能性小,即便发生也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消失。氯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可使宫颈黏液变稠,影响精子穿透,可通过宫腔内人工授精加以克服;其次氯米芬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导致内膜变薄,影响受精卵的种植,可同时并用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或在停服氯米芬后,改用少量HMG(或FSH)37.5~75 U/d,直至卵泡成熟,改善排卵和子宫内膜厚度。氯米芬其他副反应较轻,约10%的患者会有轻微不良反应,常于停药后数天至数周消失,一般不产生永久损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