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三讲:行程之相遇问题

 羊头yang-tou 2016-07-16

行程之相遇问题两次或多次相遇问题

无语东流水上传于2012-07-13|(50人评价)|4625人阅读|270次下载|暂无简介|举报文档

、两次、多次相遇

 

 

次数

 

一次

 

二次

 

三次

 

四次

 

N

 

全程

 

1

 

3

 

5

 

7

 

2N-1

)个

 

时间

 

1

 

3

 

5

 

7

 

2N-1

)倍

 

甲行的路程

 

X

 

3X

 

5X

 

7X

 

2N-1

X

 

乙行的路程

 

Y

 

3Y

 

5Y

 

7Y

 

2N-1

Y

 

全程个数

=

相遇次数×

2-1 

两次相遇:全程

=

相遇时间×(速度和)÷

3     

三次相遇:全程

=

相遇时间×(速度和)÷

四次相遇:全程

=

相遇时间×(速度和)÷

 

1.A

B

两城相距

130

千米,小红从

A

B

走,每小时走

6

千米,小明从

B

地走向

A

,每小时走

7

千米。小军骑自行车在小红和小明间联络,小军从

A

走向

B

,每小时走

15

千米。

三人同时动身,

小军在途中遇见的小明即折顺往

A

走,

遇见了小红,

又折回向

B

走,

再遇见了小明又折回往

A

走??一直到三人在途中相遇为止。小军共走了多少千米?

 

分析:

分步计算小军走的路程是没有办法进行的,

但如果考虑到小军的速度是已知的,

那只要求出小军走的时间就成了,而小军走的时间

=

小红与小明的相遇时间。这是问题的

关键。

 

中间来回走的人路程

=

全程÷(两端相遇人的速度和)×中间来回人的速度

 

130

÷(

6+7

)×

15=150

(千米)

 

答:小军一共走了

150

千米。

 

 

2.

甲、

乙两车分别从

A

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第一次相遇时,

两车离

B

7

千米,

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

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

第二次相遇,

两车距

A

4

千米。

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

 

第一次相遇时,乙车行了

7

千米,此时两车走了一个总距离,也就是说走完一个总路

程乙车能走

7

千米。第二次相遇时,两车走了三个总距离,由于两车速度不变,可以知道

这时乙车应该走了

3

7

千米,即

21

千米。根据题意可知,实际乙车总共所走的路程为

一个总路程

+4

千米,

即一个总路程

+4

千米

=21

千米,

所以一个总路程

=17

千米,

也就是

A

B

两地的距离为

17

千米。

 

两次相遇距不同点,全程

=

第一次距的路程×

3-

第二次相遇距另一点的距离

 

3

×

7-4=17

(千米)

 

答:

A

B

两地的距离为

17

千米。

 

 

3.

甲、

乙两车分别从

A

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第一次相遇时,

两车离

A

15

千米,

 

 

张林整理行程问题

 

 

 

 

张林整理奥数:行程之相遇问题

 

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

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

第二次相遇,

两车距

A

5

千米。

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直线二次相遇问题,具体运动过程如下图:

  

 

因为两次都是距离

A

地,

所以只看从

A

出发的甲行的路程,

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行一个

全程,甲行了自己的一倍路程;二次相遇时,两人共行了三个全程,甲行了自己的三倍路

程;而这三倍路程

+

第二次距

A

点的距离

=

两个全程,所以就有:

 

两次相遇距相同点,

全程

=

(第一次距的路程×

3+

第二次相遇距另一点的距离)

÷

2

 

15

×

3+5

)÷

2=25

(千米)

 

答:

AB

两地相距

25

千米。

 

4.

甲、乙两车同时从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距

B

64

千米处第一次相

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

车在距

A

48

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两次相遇点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直线二次相遇距不同点相遇问题,具体运动过程如下图所示。第一次距

B

地,

  

 

由上图可知,

全程

=

第一次距的路程×

3-

第二次相遇距另一点的距离。

 

全程:

64

×

3

48=144

(千米)

   

两次相遇点相距

144

48

64=32

千米。

 

答:两次相遇地点相距

32

千米。

 

 

5.

 

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

1.5

倍,两人相遇后继

续行进,甲到

B

地,乙到

A

地后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三次相遇的

地点

20

千米,那么

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先要找到三次相遇点和第四次相遇点,然后才能知道全程。

 

 

甲速:乙速

=1.5=2

3

,而路程比

=

速度比

=2

3

,总路程为

5

份。

 

第三次相遇时,乙走的路程是

2

×

5=10

,说明相遇的地点恰好回到了

B

地,

 

第四次相遇时,乙走的总路程是

2

×

7=14

,距离

B

14-5

×

2=4

 

两次相遇地点是距离

B

点的

4

份,即

20

千米,

 

A

B

两地的距离是

20

÷

4

×

5=25

千米

 

1.5=2

3    20

÷(2×7

-

2×5)×

5=25

(千米)

 

答:

 

 

6.

两地相距

10

千米

,

一个班学生

45

,

A

地去

B

.

现有一辆马车

,

车速是人步行

速度的

3

,

马车每次可乘坐

9

,

A

地先将第一批

9

名学生送往

B

,

其余学生同时步

 

 

张林整理行程问题

 

 

 

 

张林整理奥数:行程之相遇问题

 

行向

B

地前进

;

车到

B

地后

,

立即返回

,

在途中与步行学生相遇后

,

再接

9

名学生送往

B

,

余下学生继续向

B

地前进;

这样多次往返

,

当全体学生都到达

B

地时

,

马车共行了多少

千米?

 

分析:因为马车的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

3

,

所以如下图所示

,

 

 

马车第一次到达

B

地时行了

10

千米。

第二、

三、

四、

五次到达

B

地时

,

分别行了

20

25

27.5

28.75

千米

 

 

7.

某人翻越一座山用了

2

小时,返回用了

2.5

小时,他上山的速度是

3000

/

时,下山的速度是

4500

/

小时。问翻越这座山要走多少米?

 

分析:先要理解山路两侧分别被走了两次,一次是以

3000m/h

的速度走的,一次是以

4500m/h

的速度走的,所用的全部时间是

2.5+2

 

解:设山路一共为

x

米。

 

x/3000+x/4500=2+2.5

 

x=8100 

答:

 

8.

 

客车与货车分别从

AB

两地出发。客车与货车相遇时所经过的路程比是

5

4

如果客车速度不变,

12

小时到达终点。货车在相遇后速度增加了

18

千米每小时,这样就

可以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点。问两地距离多少米。

  

分析:客车与货车相遇时所经过的路程比是

5

4

,总路程为

9

份,也就是它们的速

度比是

5

4

,那么货车的速度提高到跟客车一样的话(即提高到自己的

4

分之

5

,也只

能再行下去

4

份,还有

1

份;那只有提高到客车的速度的

4

分之

5

(即提高到货车的

4

5

4

分之

5

)的时候才能同时到达。这就是说

18

对应的分率就是:

4

分之

5

4

5-1

,这样就可以求出货车的速度:

 

18

除以(

4

分之

5

4

分之

5-1

=32

千米每小时。

 

也就可以求出客车的速度及全程了:

 

32

4

分之

5

12=480

千米。答:

 

 

9.

甲、乙两车分别从

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

45

千米,乙

车每小时行

36

干米。相遇以后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各自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

这样不断地往返行驶。已知途中第二次相遇地点与第三次相遇地点相距

40

千米。

A

B

地相距多远

 

解析:如图,用线段图法,

 

 

故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S

甲:

S

=V

甲:

V

=45

36=5:4,

全程为

9

份,甲乙第二次

相遇时甲距

A

点:

2-5/9

×

3=3/9,

三次相遇时甲距

A

5/9×

5-2=7/9

。第二次和第第二次

之间相距:

7/9-3/9=4/9

,故全长

S=40

÷

4/9=90

千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