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语红楼讲座】贾宝玉是个“没头脑”吗

 三生石畔绛珠草 2016-07-16

文/ 风之子 

导读

风语红楼

在许多人看来,贾宝玉就是个“没头脑”,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只知道沉迷在脂粉队里,只知道高谈阔论,其实根本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贾宝玉其实是很有智慧的。

音频主讲人:红学研读学者风之子

文章素材来源:《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


请点击最下方蓝字“阅读原文”收听↓↓↓



越是“细读”,越是坚信《红楼梦》的所有问题是可以依靠前八十回文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解决的。当然,我所谓的“文本”,包括看过小说全文的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


在许多人看来,贾宝玉就是个“没头脑”,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只知道沉迷在脂粉队里,只知道高谈阔论,其实根本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贾宝玉其实是很有智慧的。


小说第九回贾宝玉约好了和秦钟一起入公学,临行前对房里的丫鬟各有交代,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贾宝玉说:“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常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着才好。


貌似一句很随意的话,其实大有意味。为什么不去迎春、探春、惜春甚至宝钗那里玩笑,偏偏只叮嘱去林黛玉那里?


还记得林黛玉初次来到贾府,与贾宝玉第一次相见,袭人对林黛玉的主动探访吧。这次探访表现的是袭人的聪明。她通过林黛玉的到来以及贾府的反应,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林黛玉在贾母心中和在贾府不寻常的地位,以及与贾宝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于是,主动来表示友好。


把袭人的行为和贾宝玉的嘱托一对应,就会发现,贾宝玉的聪明其实不亚于袭人,他其实已经在培养房里的丫鬟袭人、晴雯等人与林黛玉的感情了。这当然是为日后与林黛玉成亲,大家能够和睦相处的缘故。贾宝玉非但不傻,还很有远见。


再看小说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花,遭到林黛玉的冷嘲热讽,林黛玉不开心,周瑞家的一言不发冷冷站着,场面非常尴尬,又是贾宝玉把话头岔开,巧妙转移视线,化解了矛盾: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宝玉便问道:“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周瑞家的因说:“太太在那里,因回话去了,姨太太就顺便叫我带来了。”宝玉道:“宝姐姐在家作什么呢?怎么这几日也不过这边来?”周瑞家的道:“身上不大好呢。”宝玉听了,便和丫头说:“谁去瞧瞧?只说我与林姑娘打发了来请姨太太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自来看罢。”说着,茜雪便答应去了。周瑞家的自去,无话。


一场即将爆发的冲突,又被贾宝玉巧妙地化解了。


综观贾宝玉的言行会发现,这个“无事忙”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他是知道祖母贾母和母亲王夫人在明争暗斗的。


这从贾宝玉面对贾母和王夫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面对贾母,贾宝玉是随性和撒娇的;面对王夫人,贾宝玉是谨慎和听话的。在王夫人面前,贾宝玉唯唯诺诺,基本不敢反对,他所有的诉求都是向贾母开口。这说明贾宝玉很清楚祖母和母亲的价值观差异。


其次,作为孙子和儿子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只能走“调和”的中间路线。


作为孙子,贾宝玉是乐于和祖母相处的,那是率性和自由的;作为儿子,贾宝玉也知道,对母亲必须有起码的尊敬,尽管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愿。也因此,很多时候,他只能装痴装傻装糊涂。当贾母因鸳鸯抗婚的事故意错怪在场的王夫人,宝玉并不当场指出贾母怪错了他母亲而让贾母尴尬;在贾母承认自己错怪了王夫人之后,宝玉又能乖巧地代表贾母向自己的母亲道歉,缓和这次的矛盾。


再次,贾宝玉更加明白,如果任由贾母和王夫人的冲突加剧,对于他和林黛玉的未来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贾宝玉肯定知道贾母对于他和林黛玉未来的安排,他也知道母亲关于他和薛宝钗未来的安排,他更知道,如果两者真的闹僵,对于他和林黛玉没有任何好处,会让他和林黛玉的爱情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表面顺从母亲,暗地里求贾母支援。因此,当林黛玉痛斥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时候,贾宝玉采取了装傻化解的态度。


上述之种种,足以证明贾宝玉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没头脑的公子哥儿,而是一个很聪明,情商很高的年轻人,他对于自己和林黛玉的未来,暗中早有筹划和安排。如果不是贾府后来发生了很多不可控的事情,贾宝玉就几乎要成功了。


编辑配图:小小外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