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書法過六關,一定不一般!

 浊酒邀月 2016-07-16

一、過好中鋒關。 


何謂中鋒?東漢書法家蔡邕曾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使筆鋒在點畫中間運行,這便是中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書貴用中鋒,是千古不易的定論。


 二、過好藏鋒關。 

所謂藏鋒就是起筆用逆鋒,收筆用回鋒,把筆尖藏於筆畫之內,寫出來的點畫堅勁挺拔,給人以含蓄、渾勁、沉著的感覺。藏鋒在篆、隸、楷中尤為重要,篆、隸點畫幾乎筆筆藏鋒。


因此,藏鋒必須訓練與掌握的筆法。寫字時是隨筆而入,以致寫出來的字處處露鋒,點畫到處稜角突出,存在許多斷筆,形如折木,點畫處處稜角突出,毫無渾勁、沉著、含蓄可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過好提按關。


 筆畫的粗細變化是在提按動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寫好點畫的關鍵。劉熙載曾說「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指出在運筆過程中提按的連續性和必要性。書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按交換的過程。筆鋒在紙上運行時,一直是通過提按的交遞,再加上輕重、緩急的豐富變化,這樣點畫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產生美妙的韻味與鮮活的形象。如果寫出來的字線條粗細一致,就會與硬筆字無異,毫無神采與美感。

這是點畫缺乏提按所致。按易掌握,難在提上,一筆而成的而又按提交遞就更難。


 四、過好轉折關。

 「轉折」在書法中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轉」是用筆寫出圓轉迴旋、沒有方折稜角筆畫的筆法,其要領是,在轉的關節處筆不停駐下來,只有提按的變化,沒有折、頓的處理,「如折釵股」,是篆、行、草中運用最多的筆 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折」與「轉」相反,是寫出方的點畫方法。折法,多運用於義方筆書法的起筆處(楷字藏鋒起筆的手段)、收筆處以及橫畫和豎畫的交接處。此法多運用於楷、隸書中,行、草亦時有所見。「轉」是行、草尤其是草的最基本的寫法,「轉」法掌握好了,才能一筆將草字寫出來,才能寫出草字奔、飛的勢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過好速度關。


 運筆的急緩在書寫中是至關重要的。運筆的急與緩是形成作品不同風格和產生節奏、韻律變化的主要原因。落筆遲重取其雄厚,急速方能流暢、遒勁。運筆的急與緩須有機的結合,方能獲得更理想的效果,否則,一味遲重則失卻神氣,一味急速則失卻形勢。

認為「快」才是熟練的最好體現是錯誤的。認為「草書」的本質就是快更是不對的,我們在臨習時只有貼近其原帖字的書寫速度和節奏,才能得其「形」、「神」。

一般來說,篆、隸、楷體的書寫速度相對慢些,行、草的速度則要快些,橫畫、撇畫相對快些,豎畫、捺畫則要慢些,「能急不愁緩,能重方能輕」,經過反覆的訓練,隨著書寫中對急緩運用對節奏方面逐步熟練,慢慢地進入到「隨心所欲」運用較自如的階段。也就會領悟到「能速而速,故以取神,應遲不遲,反覺失勢」的道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六、過好輕重關。

 用筆的輕與重,直接影響到作品的風格、特點、藝術效果。用筆輕者,令人感到輕鬆、秀麗、和雅、飄逸;用筆重者,則會給人以沉著、拙重、凝鍊、渾樸之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筆的輕重,主要基於「力度」的大小,而這種力度則完全取決於運筆時力度控制上。這種力度是毛筆之毫鋒與紙相磨擦產生的使人感覺出來的力度。筆不虛,則欠圓脫,筆不實,則欠沉著。

專用虛筆,似近油滑;專用實筆,又會滯笨。從運筆技巧來說,其輕重、虛實是一對統一、對立的矛盾,它們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所謂虛實相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苦練中達到善使筆鋒。為了更好的善使筆鋒,在臨習中,須十分注重用筆鋒運行,把握其虛實、輕重的分寸。輔之以往高執筆桿,運用懸腕力、臂力推動筆鋒向前鋪毫運筆;十分注意筆筆以鋒用力送到底,例如「撇」畫及類似「秋」「火」的最後一筆。經過刻苦訓練,在點畫線條的力度和質感上都會有明顯的提高。

以上六個方面的用筆要素不是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書寫的過程中很好地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