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英雄与妖孽大盘点——末代三司马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7-16

南朝的兴起,必然要从东晋的衰亡开始说起。司马家族能说道的人物还是挺多的,小编挑来捡去,选了最后三位皇帝。

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定都于今天的南京,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是不是联想到了什么?

不过咱现在还扯不到萧家头上去,跟江左梅郎就更没关系了。

首先,我们来说说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是晋简文帝的第六个儿子,母亲是李陵容(总有一种迷之穿越感)。简文帝一共有七个儿子,前五个都早夭,只有司马曜和弟弟司马道子活了下来。司马曜4岁封会稽王,11岁登基,35岁驾崩,二十多年的掌权生涯可以简单粗暴地概括为:收回君权、淝水之战、沉迷酒色。

司马曜登基之后,朝政大权被紧握在桓温手里,几乎就要被禅位了。好在士族联手力保,桓温又没活多久,算是有惊无险。但紧接着王谢家族又把持了朝政,司马曜仍然是个空壳皇帝。著名的淝水之战过后,立了功的谢氏一族被夺了权,皇权于是回归皇室,落到了司马道子手里。司马曜便又开始与弟弟拔起了河。

不过这兄弟俩虽然有诸多矛盾,但性情却是极为相似,都是每日沉湎于酒色之中,最终也都丧命于此。司马曜在善妒的皇后死后颇为宠爱张贵人,一次醉酒之后,开玩笑地对张贵人说:你看你都快三十了,人老色衰了,也没给我生个儿子,还白占着个贵人的名位,明儿我就废了你,另找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张贵人听了恨得牙根儿痒痒,于是把皇帝和身边的宦官全部灌醉,和心腹宫女合谋,用被子把熟睡的司马曜给闷死了。

所以说,千万别惹女人生气!

司马曜驾崩之后,长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安帝生性愚笨,不擅长说话,甚至不辨寒暑饥渴,说白了就是个白痴。顺带提一句,这傻皇帝的皇后叫王神爱,是王羲之的孙女。王谢两家声势显赫,家里的女孩儿们不说学富五车,也是知书识礼的,却似乎命中注定婚姻不幸,实在令人唏嘘。

安帝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上有桓玄起兵篡位,下有孙恩卢循起义,堂堂皇帝却当了好几次俘虏,就没过过安生日子,直到公元406年才被刘裕救出来坐回皇帝宝座。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好事,不过是逃出狼窝又入火坑。公元419年,刘裕命部下将安帝毒杀,这位白痴皇帝这次是彻底从动乱中脱身了。

刘裕杀安帝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但是当时民间谶语有云:“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就是司马曜的字,这句谶语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这说明还得再来个皇帝这天下才会老老实实改姓啊。古代人在这方面是极其迷信的,为了合上这句谶语,刘裕把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扶上了皇位,便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

恭帝比他哥聪明多了。刘裕掌权之初,司马德文就知道这人不是省油的灯,为了保护白痴哥哥,他干脆搬进宫里随侍皇帝哥哥左右,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可惜后来生病,不得已又搬出宫去,给了刘裕可乘之机。

司马德文从登上皇位时起就知道刘裕不会放过自己。第二年,刘裕果然把禅位诏书摆在了他面前。过了一年心惊胆战日子的司马德文松了口气,欣然提笔誊抄诏书,还跟左右说自己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如果没有刘裕,晋王朝二十年前就亡于桓玄之手了。这话其实是很在理的,不过这皇位禅让得是否真那么心甘情愿,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刘裕登基后软禁了司马德文和他老婆褚皇后。褚皇后的两位兄长褚秀之、褚淡之一看风向不对,转身投向了刘裕,还杀死了刚刚出生的亲侄子。司马德文意识到刘裕起了杀心,日夜惊恐不安,每天和褚皇后形影不离,饮食也都由自个儿老婆亲自动手,刘裕一时竟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后来刘裕命令张伟以毒酒鸩杀司马德文,张伟不忍,自个儿喝了毒酒自尽了。刘裕大怒,使了个调虎离山计,派褚淡之兄弟以探望为由引开褚皇后,再令暗中尾随的亲兵进入室内逼迫司马德文喝下毒酒。司马德文表示拒绝,因为他信佛,按照教义,自杀的人死后是不能再投人胎的,于是兵士用被子闷死了他。

刘裕这人明明杀人如麻,连小孩子都不放过,却没对两个皇帝的老婆下手,甚至杀人时还要引开老婆,大概是坚持“好男不跟女斗”的信条吧。褚皇后的女儿海盐公主司马茂英后来嫁给了刘裕的长子刘义符,成为皇后,虽然这皇后也没当几年。

也许所谓运祚是真的存在吧,不然怎么会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定律呢?历史会铭记魏晋风流,却不会阻挡它的逝去。也许司马德文能成为一个好皇帝,但东晋早已危如累卵,刘宋的建立也已然势不可挡。那么,没受过教育的刘裕究竟是如何从一个被乡里鄙视的穷小子一步一步成为九五之尊的呢?请听下回分解!(终于有机会说这句话了!!)

盛桐文化全新出品《南朝大争霸1:刘宋崛起》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