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成为烧烤高手必须先过的热量关

 danielkingaaa 2016-07-16

想成为烧烤高手必须先过的热量关当你离开学校的时候,或许你把物理和化学也还给了老师。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烧烤高手,搞清楚其中的物理和化学可以有巨大的帮助。每个烧烤大厨都应该知道的基础概念:食物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组成,也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和其他成分。烹饪包括烧烤,是一个通过热量的能量传递,改变食物化学特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食物变得更安全和更容易消化,同时提升了风味、口感,令外观更有食欲,营养价值也更高。

热传递:

无论烧烤还是其他的烹饪形式,热量都是以3种形式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传导就好比你心爱的人的身体紧挨着你的身体,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比如煎牛排和炒菜。这种方式的热传递效率最高。

热对流就比如你心爱的人在你耳边吹气。能量通过空气、水或者油传递给食物。这种也非常常见,比如蒸锅或者油炸食物都是主要通过热对流来传递热量。热对流烤箱如果配有风扇来加速空气流动,比没有风扇的的烹饪可以加速25%到30%。这种热传递方式的效率相比其他2个会低一些。

热辐射就好比在没有触摸的情况下,你感受到的你心爱的人的身体的热量。比如太阳光的热、还有烧烤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热辐射传递的热。

热辐射的波其实主要是红外线:

想成为烧烤高手必须先过的热量关

红外波是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连续热能波的一部分,介于可见光和广播之间。红外波可以传递大量的热能,从而烤出我们喜欢的深棕色的食物表面。红外比起热对流快,但还是不如热传导。国外很多做气烤炉的厂商,在过去几年了,推出了一些可以发射集中红外波的气烤炉,可以很方便的烤出深棕色的烤牛排以及脆脆的烤鸡皮。但是对火鸡,红外并不适用。

想成为烧烤高手必须先过的热量关

过去几年,气烤炉厂家把特称红外的炉子可以发射集中的红外波。用来得到好的黑色的烤牛排或者脆的家禽皮。

热和温度不是一回事。同样的温度传递热量的速率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107摄氏度的烤箱里面,你可以放在烤箱里面的空气中坚持1分钟,但如果你要摸也是107摄氏度的烧烤架。那从医院回来之后,记得再也不要干这样的事。原因就是金属和空气相比,在同样的体积里面(温度相同的话),可以存储8000多倍的热量。而温度测量的是每一个原子的平均能量,热能是全部原子的所有能量。

对于热辐射,距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能量在从源头传递出来的同时,热量会随着距离产生指数级衰减。所以不同的烤炉,因为木炭距离食物的远近不一样,烧烤的速度也不一样。

热在肉内部的传递

想成为烧烤高手必须先过的热量关

一旦能量激活了食物表面的分子,他们会通过传导传递热量到内部的分子,如此反复传递到食物的中央。我们可以说,烧烤的时候,热空气加热了食物的表面,然后肉的外部加热了肉的内部。因为有这么个传导过程,这也意味着烧烤的过程中,食物里面的温度会低于外部的温度。

烤的很好的表面是我们想要的,但如何让内部从上到下可以接近理想的温度是需要技巧的。这需要时间,不能太快就把外面烤好。因为肉的70%是水。水是一个好的隔热体和热的吸收者,尤其是当位于肌肉组织之间并且和脂肪混合的时候,会成为更好的绝缘体。但物理学也决定了肉会寻找平衡,让温度保持一致,因此热最终会传递进去,只是需要时间。肉的边和角都会烤的很快,因为热能可以从多个方向传递到食物。骨头和肉加热速率是不一样的,因为骨头里面主要是空气或者脂肪,大部分情况下,骨头比起肉来说会更慢。

延续烹饪:

当把食物拿离热源,外面的能量还会继续向里面传递。食物也许还会继续烹饪20分钟甚至更多。这就可能会把一个完美的三成熟的烧烤,延续烹饪到五成熟,甚至会烹饪过度,这个现象叫延续烹饪(carryover cooking)。吃烧烤,一般都会提醒尽快吃,凉了不好吃只是一方面原因,延续烹饪可能会让烧烤过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计算延续烹饪并不容易。考量延续阶段温度会提升多少,肉的厚度是个重要因素。厚的会容纳更多的能量。高的烹饪温度会注入更多的能量到肉的表面,意味着也会产生更多的延续烹饪。

想成为烧烤高手必须先过的热量关

图示是在烤炉上,通过热对流,从各个方向吸收热量。当中间达到54.4摄氏度(三分熟)的时候,从热源上拿开。外部拥有好的深棕色,然后是棕色,然后是棕黄,然后是粉色最后是漂亮的玫瑰色。放置10分钟和放置20分钟情况如图。

今天介绍了热的基础知识,明天我们会介绍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烧烤中。

量子料理 - 关于美食,关于烹饪,一个让你know how,也know why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