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芜湖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 均有食用小龙虾史

 洁洁赢 2016-07-16

从芜湖市疾控中心获悉,2016.7月2日至今,江城出现多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初步了解,就诊者发病前均有食用小龙虾史。目前,这批患者情况稳定,多人已经出院。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提醒,市民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酸痛、乏力,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并详细告知最近的饮食史。

  据文献介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叫“哈夫病”,在美国被称为“泻湖病”,多指患者食用水产品 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系列病征。其典型症状是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受累的情况,亦有发热、全身乏力、尿液外观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严重时会对肾脏和代谢系统造成伤害。该病最早于1924年在波罗的海的哈夫港湾发生,后来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在2000年都有过报道。近几年国内也陆续发现了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从7月2日到7月13日,芜湖医疗机构诊断了多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发病前均有食用小龙虾史,而且绝大多数为家庭购买烹饪。目前,这些患者中多人已经出院,无危重病例。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已经开始。从最近一次吃小龙虾到发病,潜伏期平均5.3小时。病人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和乏力,少数同时有多汗、腹泻、腹痛和头痛。

  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表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诱因复杂,包括过量运动、代谢紊乱、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等,现在尚不能断言小龙虾就是“元凶”。但可以肯定的是,食用小龙虾是一种高风险致病因素。在此提醒市民,如果发生不明原因的肌肉酸痛或身体乏力,要及时就医,详细描述饮食史,特别是近期有无食用小龙虾,以便尽早确诊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