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与宝玉】同为石中生 性格各不同
同为石中生性格各不同 摘要:石是普普通通的,质地形态却千差万别。它的磊落、奇特。神秘被赋予诸多美好的旨趣。孙悟空和贾宝玉同为石所化:同具石的耿介坚贞的品性。但差别很大。从二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文人对石的崇尚与关爱。 关键词:石~品性~共性~差异 古典名著《西游记》和《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作品:其人物孙悟空与贾宝玉,即同为石所化。 笔者试从石的品性探析二人形象的异同。 一、孙悟空与贾宝玉形象的共性 1、同为灵石诞育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写道;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有一 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 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一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 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目光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开篇写女娲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元稽崖: 炼成顽石36501块。女娲氏只用了 36500块: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 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哀。……嗟叹之际:一僧一道携石 飘然而云:人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书中写贾宝玉降生时:口中含玉。 “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 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青埂峰下那块补石。”,第八回)石是贾宝玉命运的 起点、过程和归宿。因此说:孙悟空和贾宝玉出自同源:均为石之化身。 2、同具石的坚硬品性 孙悟空的坚硬体现在他勇敢无畏。 从不懂什么叫惧怕。他不避艰险。对妖 魔鬼怪毫不手软。他闹龙宫:入地府:偷吃仙桃:蹬倒炼月炉:炼丹炉里:炼 上七七四十九天:没有化成灰烬:却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刀砍斧 剁:雷打火烧”:依然不屈不挠。“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 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正是他坚硬性格的写照。他就像一块巨 大的磐石:不可动摇:坚不可摧。 宝玉的坚硬性格表现在他的不同流俗:他的“叛逆性”。 他虽在衣锦花簇 的生活中长大。却自小追求个性自由的解放。父亲为他安排一条“仕途经济” 的道路:他却偏偏不肯俯首听命。他憎恶哥嫂们荒淫霸道的行径:痛骂那些追 逐科举功名的人是“国贼”、“禄蠹。”他对那些被奴役被揉躏的“女儿群” 是同情的:这实际上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叛逆。他对林黛玉生死不渝的 爱情:饱含着他对封建势力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似石之永葆耿介坚贞的品性。 他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子。投入到封建的大潮中:显得是那么渺小无助:势单力 孤。却又格格不入。但最终被大湖淹没。 3、同具石的火热情怀 孙悟空和贾宝玉的内心世界同样是火热的,不管外部条件如何恶劣,如何艰难,也无法阻止这种热能的散发。他们这种火热情怀集中体现在对统治者的 憎恶。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孙悟空对妖魔鬼怪毫不手软:除体现他坚硬的性格外:更主要体现他对人 民同情与热爱。比丘国降伏白鹿精:使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孩免遭毒手:驼罗庄 铲除食人畜的蛇精:白虎岭三打白骨精等等:都是为民除害。救人民丁·水火之 中例证。另外:他对师傅的忠心也可圈可点:师傅人妖不分。师傅的误会使得 他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去。回到花果山。当师傅处于危难:他又不计前嫌:挺身 而出。孙悟空的情感来的外露。坦率:没有丝毫虚假成分。 贾宝玉任性、清高、放荡不羁:怨恨束缚他自由的封建家族。他对“女儿 群”的情感是真诚的、纯洁的、热烈的。他认为。只有她们才是清白的、纯洁 的:正如他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 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与利禄无关:纯属感情的 自然流露。爱的是那么真诚、执着。可见。石所进发出的火花是那样的强烈: 那样的可贵。 4、同有石的归宿 孙悟空不避艰险:保唐僧西天取经。历尽艰难。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 胜佛”:贾宝玉历尽人生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一无所获:最后出家当了和 尚。但不管是“终成正果”:还是“一无所获”:最后都人了佛门:这是他们 相同的地方。他们的超然世外:这里包含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这里不多说 了。但从他们的出世我们就已看他们的结局。 石的无补天之缘象征人才价值的失落:而石的向往:参与生活的渴望,又只能归于幻灭。石的幻灭就是贾宝玉的悲剧。孙悟空一出世便初露头角“两道金 光:射冲斗俯”:预示他结局以喜剧结束。不管是悲是喜:石由人世参与:愤 世疾俗到超然世外:展示了孙悟空和贾宝玉复杂的心路历程:石化成人:增强 了文学的象征性。 二、孙悟空和贾宝玉形象的差异 1、诞育方式的差异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受天地灵秀:由石到人:确切地说应是由 石到猴:是一种自然直接的变化;贾宝玉不是仙石:而是补天神石。女娲氏所 炼:而他步入红尘也是被僧道所携去;由于这点细微差别。二人品性也就存在 不同;孙悟空坦露、率真、质朴、活泼、热烈:接近自然:无雕琢之痕。而贾 宝玉经过了 “人为加工”。性格表现较为复杂:在“一点儿做不得主”:“能 说不能行”的封建家族面前只能似傻如狂:而在“女儿群”里才能表现纯真: 灵通:热情的天性。 2、表象的差异 这种差异来源于石的形态各异。清代画家戴熙《习苦斋题画》中有“物有 定形:石无定形”。石大多为不元规则形状。孙悟空长了一张“雷公”脸:穿 虎皮裙:让普通人见了害怕。这正和石的丑陋外形相吻合。可称他为“丑石”: “自然之石”。而贾宝玉正相反:他是经伟大的母性的代表女娲氏用细腻之手 锻炼的五彩玉石:光彩夺目。是个“画皮白暂”的美少年。从这一点可以称他 为“五彩石”。同时他又很“怪”。“怪”在不同流俗。因此:也可称他为 “怪石”。说到“怪”这就与孙悟空的“丑”有共同之处了。刘熙载在《艺 概·书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也就是说怪石是 将石的不规则形态发展到了极致。石的丑怪之貌:非但不掩其神。反倒更别致 地透露神奇之美。孙悟空与贾宝玉凭着这种“丑”与“怪”个性之美的灵魂为 人赏玩不已。 3、质地的差异 体现在孙悟空和贾宝玉身上的硬度:就是他们的斗争精神、叛逆性。孙悟 空犹如一块金钢石:有棱有角:从里到外硬度统一。外部环境很少能使其变形。 贾宝玉和纯神话英雄孙悟空不同:时软时硬:坚硬不能持久。其实:这也是普 通人的一个共性。他更接近我们现代人的性格特点——复杂深邃:他的棱角也 是极分明的:只不过在更为强大的封建思想、封建家族面前显得软弱一些罢了。 4、情感的差异 虽然两个人都有爱有恨:爱恨有相通之处。但两个情感中有一极大的差异: 就是“爱情”。《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死不渝的爱情。可以说:爱 情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西游记》其实也涉及到这个主题了:但不是发生 在孙悟空身上。 从两个形象来看:孙悟空毕竟是个神话中的形象:而且他还只是个猴子。 动物也有情感。但那不能称之为爱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最高尚的情感。 贾宝玉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正值芳龄:在女儿成群的环境里。没有爱情就极不现实。贾宝玉对爱情的坚贞和孙悟空没有爱情的坚贞是一样的:都昭示了石所特有的品性。 总的说来:天地之间的石磊磊落落很少有完全相同的。但古人心中关于石的传说,凝聚着不尽的现实追求与理想企盼,又总有规律性和共同点可寻。从孙悟空和贾宝玉身上,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