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故事还得从清朝道光年间说起,一个号“天休子”的神秘人,著《修昆仑证验》一书,传下古法,告诉后人:三伏天晒太阳,不但能治病,还能治大病。 “凡男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第不可遮盖著衣,乃致受热也。” “有人传以晒法者,伏天赤身于烈日中晒之,汗如水流,风来凉爽,不觉其热也。惟初晒必脱皮,厚薄皆随其病,甚至起水泡,其愈极快,无过二日者,真化工也。” ………… 幕后花絮: 在三伏当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9点~11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赤身在烈日中暴晒,有点像欧美流行的裸身日光浴,但是古人发现,三伏这一天做个日光浴,不但能祛人们的陈年痼疾,也可医新病,效果之好,甚至痊愈除根。就算女人在月事期间,也可以晒。 伏天赤身晒太阳,汗流浃背,但是并不觉得热,反而更能感觉到风的凉爽,只是初晒的时候,一定会脱皮甚至起水泡,至于脱皮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不同体质、不同疾病。(如果小二理解得没错,暴晒六个小时,一定会脱皮的好么……)但是天休子说,这种晒伤痊愈很快,不过两天就能够好了。真正是借太阳的天力,发出了伏毒的缘故! 也许,古人先发现了晒太阳的益处,才开始寻找“借天火”的方法,从而发明了“艾灸”,随时向天借阳气?说不定哦! 一起来围观下第一季,前“背”们的观影感受吧: 7月17日就开始进入初伏了,陪伴过我们一年的读者们肯定还能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发起了“三伏天晒背”活动,民间中医董草原在诗中写到:谁知天地有深情!最热的时候,竟是天地给予万物增长能量最好的时机。 友情提示: 2016年的三伏天时间为 7月17日~7月26日 为初伏 10 天 7月27日~8月15日 为中伏 20 天 8月16日~8月25日 为末伏 10 天 最佳体验时间:7月17日、7月27日、8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