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两千四百年前

 难超凡 2016-07-17

话说两千四百年前的中国,有一个飞机发明师,我们后人称他为墨子。。。。。。。。。。。。

 

一、义

每一种成家成派的思想,犹如万千河流,林林总总,漫漫延延,但逆流而上追寻,总有它的主干,总有它的出发地,总有它最后的根据。孔子与墨子的不同,根本上便在于出发点的不同。孔子讲“仁”,本于人自有的良心:行事全凭良心的安与不安,良心上过得去,便做;过不去,便不要做。弟子宰我反对在人死后须守三年丧期,但又不确定到底应不应该守,就问孔子。孔子说:“于汝安乎?汝安则为之。”你不要问我,要问你自己的良心,看它会不会让你焦虑。

“仁”和良心出于每个个人,是内在的;人都遵循自我良心,继而由此及彼,由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墨子的不同,在于他的出发点不在个人,而在上天,人人要遵循上天所启示我们的“义”:“义自天出。”什么是“义”?墨子给出了三个标准:有力量为大家做事,有钱分给大家用,有彻悟的道理讲给大家听。

“天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

二、尚同

由此可以看出,墨子的理想是要所有人实际生活上平等,真正的天下大同。而要大同,人人为己,各自有各自的“义”,是万难达到的,须要尚同。尚什么“同”?尚天“义”的同。

“义者,正也。”

“正者,无自下正上,必自上正下。”

“一同天下之义。”

“一人一义则乱。”

个人要把上天的“正义”拿来作为自己的“义”去行事;如果每人守着自己的“义”,就难免会有纷争,距大同渐行渐远矣。

三、兼爱

墨子之所以要大家慷慨互助,不存私心,是认为从上天的角度看,人人都是一律平等的,无所谓贫富贵贱,要平等对待。他的,你的,我的,不要分得那么清楚。天下的兄弟,都是你的兄弟;天下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这种人间关系的倡导,比儒家更加上了一层,也更加理想化。儒家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为什么要尊重你的父母,为什么要善待你的孩子?是因为我自己也有父母,我自己也有孩子;如果别人伤害了他们,我会很伤心,同样的,我不尊重和善待你的父母孩子,你也会一样的难过。这种博爱当然也有它的了不起,然而,它的动机也仅止同情心而已。更深一层讲,这种博爱并不是平等的:我尽管尊重你的父母,但你的父母毕竟是你的父母,我对待你的父母能跟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吗?当然不能。不要忘了,儒家的出发点是每个人的良心,同样的恶劣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良心上受到的谴责恐怕是不一样的吧。

儒家的博爱是分彼此的,分亲疏的,分层次的。而墨子所推崇的“兼爱”,是彻底平等、不分彼此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志诚得令人敬佩,但也理想得近于天真。“视人之父若其父。”人人都把别人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来对待,天下几人能为?这种宗教情怀很像耶稣。耶稣有一次在布道时,有人来告诉他,“你母亲和弟弟来看你了。”耶稣并不动容,而是说“孰为吾母?孰为吾弟?”“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都是我的兄弟。”

墨子的思想最终没有广为发扬,一个重要愿因就在于他的兼爱论有不近人情人性处,太难达到;另一方面,中国不像西方,没有认同上天的历史土壤,也就没办法对上天的“义”构成不假思索的“共信”。

四、非攻

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侵略他族,另一种是面对他族侵犯的守御和抵抗。墨子主张兼爱,当然是反对战争的,但他反对的是前者;对于后者他是赞成的,并且有过亲身的参与。当时楚国打算攻打宋国,鲁国能匠公输般帮楚王制造了一种攻城用的云梯。墨子听说后立马就往楚国赶,徒步十天十夜,鞋子都走烂了,把衣服撕了裹在脚上。到楚国后,墨子造出一种破云梯的工具,在楚王面前现场试验攻守,结果每次都能击败公输般。公输般很沮丧,起了杀心,想借楚王之手除掉墨子。墨子说你杀了我也没用,三百个弟子早已在宋国了,他们都掌握了我的技术,正等在那儿决心帮宋国守城呢。楚王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攻宋计划。

五、机械制造与科学

我国古代为人熟知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以姓称之,都已有了共识。墨子也是“子”,但“墨”可未必就是他的姓。关于墨子的真实姓名,历来难统一。主流的说法是姓墨,名翟;(《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人说“翟”本来应该是姓,后来被当成了名,“墨”不是一个姓,而是学派的名字;(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还有人说墨子根本不是中国人,来自印度,“墨子”是“蛮狄”的音转。(胡怀琛《墨翟为印度人辨》)

据钱穆的讲法,“墨”不应该是姓,而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在犯人脸上刻记号。犯人被“墨”了之后,就被罚做工役,世代相袭下去;于是人们就用“墨”来指代这些工人,后来用来指称主张过工人那样劳苦生活的学派,便有了墨家。这也是一家之言,但它与一个事实相契,那就是:墨子可能本人就是工人身份,也可能不是,但他却是在机械制造方面有着异秉的巧匠。这一点由上面的故事就可以窥见一斑。墨子曾经用三年时间研制一种木鸢,还真成功了,可以飞行不算近的距离,真了不起;我们知道莱特兄弟试飞成功是20世纪的事了。他一天之内能造一辆车出来,轻便,速度快,可载重三十石,且经久耐用。在《墨子》一书中,他详细介绍过城门的一种悬门结构,介绍过城内各种防御设施、器械的构造和制作工艺,还介绍了水道和地道的构筑工艺。

更可贵的,墨子不仅是机械工艺方面的高级操作手,还是数学和物理学上的理论家。在《墨子》一书里,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学概念,包括“倍” “同长” “中” “圜”、 正方形、直线等,给出了定义,还对十进制进行了论述;物理学上,他给出了“力”“动”“止”的定义,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还做了小孔成像的试验,提出了杠杆原理和光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中国人一直以来逻辑思维和科学上不发达,如果墨子这一支传下来,恐怕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