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大轮圈需要做四轮定位还是动平衡呢?对于汽车小白和多数普通车主,四轮定位和动平衡傻傻分不清,只知道都是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的。今天机械前线给你讲讲清楚! 四轮定位和动平衡都是保证车辆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原理和检测有着很大的区别。
动平衡是通过对轮圈的配重分配,使车轮各处质量平衡,从而使车轮稳定运转。 平衡块,又称轮胎平衡块。安装在车轮上的配重部件,平衡块的作用在于使车轮在高速旋转下保持动平衡。
如果汽车动不平衡,行驶在某一个速度区间时,车轮会规律性跳动,方向盘抖动。长时间动不平衡行驶会破坏转向系统。
1.一般更换轮胎系统(轮胎或者轮毂)之后,必须做一次动平衡。 2.一些车子开的时间久了,平衡块会掉落,所以建议隔1,2年做一次动平衡。 动平衡机
四轮定位的检测就复杂多了,我们通过调教轮胎与转向、悬挂等各部件的几何角度,保证轮胎与地面的紧密结合。 前几天在机械前线论坛,一个车友提问,四轮定位图该怎么看?今天就借此机会给大家好好讲讲!下图是四轮定位检查结果照片。 (四轮定位检查结果图片) 1. 主销后倾角 作用:直线稳定性,方向回正! 从车辆侧面来看,主销轴线(车轮转向的中心轴)并不是完全垂直于地面,而是略微向后倾斜,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存在的夹角便是主销后倾角。主销后倾的存在,使车轮在转向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胎面左右两侧及轮胎侧壁会发生挤压变形,产生相反的作用力,使车轮产生自行回正的趋势,主销倾角越大,车轮的行驶稳定性越好,回正作用越明显,但是相应转向时方向盘也就越费力。 在大多数车辆上,主销的倾角不超过3°,不过主销后倾角会随着车身姿态和行驶状态而变换,与悬架当时的行程和车轮的状态有关,例如紧急制动时,车辆的主销后倾角可能会接近零,甚至可能出现负值。所以很多车辆在直线行驶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会出现车辆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变差。 2. 主销内倾角 作用:稳定性,方向回正! 从正前方看去(即横向平面内),车辆主销轴线与垂线也存在一定角度,且上端向内倾斜,这便是主销内倾,主销轴线与垂线间的夹角便称为主销内倾角。 由于主销内倾角的存在,使得车轮转向时的趋势是车轮整体下移,但是由于我们日常行驶的铺装路面均为硬质路面,因此呈现出的效果就成了:转向时,车轮会抵抗重力将车头抬起,而当转向力消失时,车轮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正。主销内倾角越大,这种回正作用越明显,但是角度过大也会造成轮胎的过度磨损,这个角度通常在5-8°之间。 主销内倾与主销后倾同样是提供回正力和行驶稳定性的设计,但是二者的差别在于,主销内倾的回正力与行驶速度无关,而主销后倾的回正作用则是车速越高作用越明显,因此,高速行驶时,主销后倾的稳定和回正作用起主导地位,而低速行驶时,则是主销内倾的作 用起主导地位。 3. 车轮外倾角 作用:增大轮胎接触面,抵消负载的内倾 车轮外倾顾名思义,即车轮由中心线向外倾斜,车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间的夹角便是车轮外倾角。 (车轮外倾、正常、内倾) 如果汽车空载的情况下,车轮是垂直与地面,添加负载之后,悬架行程压缩变形,轮胎会呈现“八”型。所以一般车子都会预设一个外倾角,来平衡负载之后压缩变形。 很多跑车赛车,考虑到高速转弯时,离心力的作用,会把车轮调成内倾,这个普通家用车观念不同。对于普通家用车,如果车轮外倾超过一定范围,会使车辆跑偏,轮胎过度磨损。车轮回向倾斜一边跑偏。 4. 前束角 作用:抵消车轮内外倾的影响 从车辆的前方看,于两轮轴高度相同处测量左、右轮胎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车辆前端距离与后端距离差值称为前束角。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反之为正前束。相等为零前束。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前束角和车轮外倾角傻傻分不清了,请看下图。 车轮外倾或内倾时,车子无法滚动,束角的出现,就是为了抵消内外倾,使其正常滚动前进。但是前束角超过范围,磨损严重,车子发抖,直线性差,转向不稳定。
1. 车轮单侧磨损比较严重。 2. 直行时车子向左向右跑偏。 3. 驾驶时方向盘过沉或过轻。 4. 正常驾驶时油耗比平时偏高。
1. 拒绝不良驾驶恶习,不要老上马路牙子,暴力驾驶通过复杂路面。 2. 发生汽车发生碰撞后,必须做一下四轮定位。 3. 平时出现上面的症状时,及时去4S店检查。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张四轮定位检查图 主销后倾角显示XXX,说明数据还在测试中...... 外倾角指针处于绿色区域,车轮外倾角处于正常范围,不要调整。 总前束角左右轮都超出绿色正常范围,需要进行束角调整。 总结: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觉的四轮定位和动平衡也就这么回事。动平衡指的是车轮(轮胎)的平衡性。动不平衡最多只会抖动,不会跑偏;四轮定位则指的是汽车悬架的几何参数,例如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和束角。以后别再说我换了个大轮毂得做四轮定位了,应该做的是动平衡!多数情况下,车子出现四轮定位问题,90%的原因是由于我们不良的驾驶习惯和随意的改装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