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班后如何提升自己,我可不想一年365天按部就班的生活

 天地人和jingmi 2016-07-17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生活家和我一起慢慢遇见更好的自己

虽然文末有福利,但看完这篇文章也应该有很大的收获吧~

在开始这篇攻略之前,我先说明自己的情况。

在上海实习,早晨一般6点前起床,七点出门去公司,路上大概一小时,会有半小时看kindle的时间。八点左右到公司,看会书,整理下工作内容。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因为任务比较多,所以吃完饭基本就继续工作。到晚上七点左右下班。晚上八点之后才能到家。

所以我能利用提升自己的时间就是早晚,且早晨的时间较短。

我会从时间管理,效率管理,任务管理三个方面结合自己鄙陋的经验来谈。

时间管理

在正式开始时间管理前,分析你过去的时间数据:

睡眠时间:找到自己不同的睡眠时间导致不同的精神状态,导向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周期。

基础时间:每一天花在通勤,吃饭等事件的时间,并学会判断这一基础事件是否可以叠加使用?

除上班时间外其他可自我提升时间:就是统计自己平时除开工作和通勤等事情后还剩余的时间。

浪费时间:花了哪些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早起早睡能力以内最合适的时间

早起对我而言真的很重要,我以前在学校可以做到晚10早5起床,但现在实习后,工作任务需要熟悉,还要花时间输入,所以时间推迟到12点睡,六点左右起床。但我的精神依旧保持好的状态,就是感觉输入太少,大脑运作迟缓。

作为一个晨型人,我收获的就是错开上班高峰期,精神状态饱满,有条不紊开始新的一天。

我之前写过一篇很全的早起攻略,现在我要补充一点,固定时间早起,慢慢可以改变自己的生物钟,使得一天睡较短的时间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别一开始太猛,循序渐进减少睡眠时间,做到自己睡眠周期的最好时间段,匀速坚持。比如我的睡眠周期是6小时,那我就不会强迫自己只睡5小时。

记录时间花销明确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很多人都说工作后就不适合用时间轴的手帐了,但真相是时间轴除开我对工作时间的记录,还可以把自我提升的时间分段记录。

比如图中是我上个星期的时间记录,明显看出星期三晚上我什么都没有做。此时每个星期自我评估的时候就会剔除这些无所事事的日子。

规划好上班的前半小时,寻找一个独处的环境忙点正事。

不要用零碎的事情切割大段的时间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利用零碎的时间做简单的事情,大段的时间专注做复杂的事情。比如下图,我平时的灵感都是很零碎的时间记录,然后随手画个提纲。没花多长时间,但是又多个写作素材。

寻找多样化的有机组合,把简单的事情捆绑在一起。

有灵感的时候就会立刻记录下来,坐地铁会看kindle,晚上下班回家坐地铁会选择听一些讲座的语音材料...

我一般会在早10点,中午两点,晚上5点看邮件,尤其是专注工作难点时,我很少分心到别的事情上面。

效率管理

开始效率管理前,先判断自己有没有踏入效率误区:

每分钟都必须规划?只需规划一天中大块的时间,按照轻重缓急之分,把要事安排在自己最有精力的时间段。

每分钟都必须有产出?准备一些在你没有预料的空余时间中可以做的事情,例如明确到今天这种时间可以读哪一本书,但是不强迫自己一定要做。

每分钟都要按照计划来?生活中充满意外,但要明白自己不是偷懒不去做,而是被更重要的事情打断而不得不推迟去做。

吃掉那只青蛙凡事都有优先级

开始实习到现在半个多月,我基本习惯了每周把事件优先级按照下图的顺序依次在脑海中有一个仔细思考。这个图也推荐给刚开始规划时间的小伙伴。

首先根据以下三点判断一件事是否重要?

要事是当下重要紧急处理的事

要事是跟个人发展是否契合

要事是现在持续做并在未来有收益的事

首先把今天所有必须做,应该做,想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

把A1\B1的区域内是有时间压力的工作。今天之内必须完成。

A2\A3\B2\B3的区域是需要好好规划时间来完成的。一定要循序渐进的完成,以免它们被拖延后成为紧急且重要的事项。

C1\C2\C3的区域是有空的时间做,或者授权给他人做的事情。

巧用收集箱是不是总觉得时间被打断

提升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让专注的时间更加专注。

但我们上班后经常会在处理一些很重要的任务时,收到一些突发但不紧急的事情。一般此时会有两种选择。

1、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处理临时任务。结果是导致手头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

2、不管临时任务,继续手头的紧急任务。结果是临时任务被忘记。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收集箱。

我有一个滴答清单的收集箱。工作临时收到通知都会直接保存在滴答清单里面,设定一个手头工作完成之后的时间去查看。

我还会把邮箱分类整理成不同种类工作的文件夹。

收集箱放入任务后一定要设定一个提醒时间,不然很难高效率完成任务。

管理时间进度

月工作表预先设定长期工作进度

我喜欢每月把自己用来完成事情的固定时间利用颜色轴线的方式勾勒。

就像我7月1日决定把建一个微信群纳入自己的月计划中,我就写进了手帐。并用红色的轴线延伸到这一周,并会把每天的主题定下来,每个任务都有缓冲时间,所以任务既不会失焦,同时自己没有压力。

并且在颜色之外,我还会增添当日核心任务,写的都是当天最重要的安排。

时间轴回顾每一天的时间用途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相信,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自我:负责体验的“体验自我”和负责记忆的“记忆自我”。

体验自我就像录像师,把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记录自己的每天的时间轴,知道自己每一天的每个时刻干了什么。

学会打卡慢慢养成一个又一个习惯

打卡一件积累成就的小事。

我从一年前开始就有一个自己的梦想拆分表,这一次开始实习,我也把记录变成了打卡。虽然坚持21天养成的习惯轻易就可以被毁掉。但是慢慢积累成就,是推进我不断努力的动力呀。

以后每月不定式PO一些我的手帐,虽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注重外表,但我的手帐还是注重外有颜内有料,一本漂亮的手帐+充盈的内芯=看得见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