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继兰:向名师学什么

 江山携手 2016-07-17
纪继兰:向名师学什么

向名师学什么
              
——读《小学语文教师》

文 / 纪继兰

        2016年《小学语文教师》第二期由丁慈矿老师策划了一个《向名师学什么》的专题。名师们的经验智慧和成长经历,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何进入这座宝库,发现自己需要的宝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确实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策划人语

    好几位老师参与了此次策划讨论,我很是遗憾,错过了,但幸好有后续的文字供我来慢慢学习。

    王芳老师以《您是一位神奇的花匠》为题写了周一贯先生对她成长的关注与鼓励。当她有幸成为周一贯老师的培训学员却不敢发言,认为自己幼稚时,周老师和蔼地笑了:“就是因为幼稚,才需要提高啊!”最让王老师感动的是周老师说厚积才能薄发,每一项研究和发明都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于是,王老师从此开始读书摘抄记录,加上自己的反思,形成文字,渐渐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研究者。真好,王老师何其有幸,遇到这样一位神奇的花匠,在她的心田播下一颗颗叫“思想”的花籽,撒下一粒粒叫“鼓励”的花肥,结下一个个叫“生命”的花蕾。

    杨海棠老师写下了一篇《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的文字,于老师年过花甲,我也曾听过他的课,对他的朗读功力叹服之至。六七十岁的年纪,上起课来仿佛一位孩童,让我不禁联想到《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周伯通,多好,一位老师活到这把年纪仍然永葆童心,他就不会离孩子太远,他就会和孩子们一起站在舞台中央。每当有人觉得我不够成熟的时候,我就会安慰自己,我何必太成熟,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喜欢长不大,我长不大才能更加接近儿童,接近本真,多好,像孩子一样拥有简单真挚的情感,乐观阳光地生活。

    我喜欢朗读,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带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为孩子们范读课文,讲故事,孩子们喜欢,我也喜欢,那一刻,我也是个大孩子,感觉真的挺好!
    
    《美好的回忆:用“挑选”造句》是任永刚老师回忆贾志敏老师20世纪80年代上的一节公开课,有个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小华挑选了两个最大的苹果给爷爷和奶奶吃。贾老师循循善诱:“两个最大的苹果”表述有问题,最大的只能有一个呀!继而又引导学生,改成送给爷爷和奶奶两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来表现小华的一片孝心。这样的教学,既给出了“最”字的用法,又使他们领悟到了用词的准确性,同时还接受了思想教育,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王瑞霞老师写了一篇关于王崧舟老师的《宛如天籁》,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已多次听过他的课,他的课似我等平庸之辈只能远远地欣赏,无论如何也学不到家,他的课堂是禅与道的统一。人生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王老师站立于课堂,本身就是一首诗,一曲天籁之音。”天籁靠自己发声,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成为它自己。希望追随着王老师,至少也能诗意地站立于自己的课堂,做好自己,成为自己。

    《薛老师公文包里的”三大件“》是薛海峰老师描写薛法根老师的,薛法根老师幽默风趣,最可爱的是他的龅牙,特别有趣,使得他整个人显得更加亲切,他也总是以此来幽默自己,说他的龅牙可爱,说他脑袋小智慧多。能拿自己来开玩笑,开得起玩笑的人都是有着大智慧的。他的课一如他的人幽默风趣。更让人感动的是薛老师的公文包里随时装着三大件:浓缩的课标、标满批注的新书、笔记本。薛老师听课非常认真,甚至听课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被记录下来,在记录的旁边是他对课堂即时思考。从此处也能对薛老师为何如此优秀管中一窥。

    薛老师说:“我们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在年轻活跃的状态,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才能点缀学生心中那求知的欲望。”只有我们老师做到了,才能更好地去引领我们的学生,薛老师所言甚是。

    我们安庆的王亚敏老师也写了一篇《学名师不仅仅在课堂》,文章中讲得也是薛法根和王崧舟老师,有的时候我们以为像王崧舟这样全国顶尖级大师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在云端,我们在地面,很难触及,其实不然。我也曾有幸结识一些在全国语文和班主任领域里顶级的大师,却发现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亲近,越来越让我坚信: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虚怀若谷,只有那些半油篓子才会虚张声势,拒人千里,对上级卑躬屈膝,对比自己差的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那恰恰是内心虚无的表现。所以我们做人,无论身处何地和什么样的位置,永远要学会正确摆在自己,谦恭随和,善待他人。学名师,更要学习他们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

    蒯威老师写了一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文字,说的是对名师课例的模仿与创生的问题,任何时候,我们既要汲取名师教学的精华,但也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不能盲目模仿,要在模仿中寻求突变,这也是我所要突破的,否则我也就成了邯郸学步,啥也不会,反而迷失了自己。

    《手机里的名师们》其实也是给予我以点醒。现在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有个笑话说,“来生我想做你的手机,让你每天都要看我,想我。一刻不见,你就会发疯似地找我。你要是欺负我,我就死机给你看!”些人用手机来学习提升自己。我虽然没有玩游戏,但看的也大多是些心情文字,浪费不少宝贵时间。但这位老师真心不错,用手机学习,它的好处就是能节约利用了好多边角料的时间,借用手机,让名师耳提面命,慧音回响,心静生慧,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向名师学什么?学他们宽广做人的胸怀,学他们优雅美丽站立于课堂的姿态,学他们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常态,学他们一生奉献执着于教育的伟大情怀!

纪继兰:向名师学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