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了解他,你不会知道苹果和MUJI的设计是怎么来的。

 真友书屋 2016-07-17

如果你要了解工业设计史,迪特拉姆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如今有很多人把苹果和无印良品视为极简主义的标杆,但别忘了,不论是苹果的设计一把手Jonathan Ive,还是无印良品的设计顾问深泽直人,都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深受迪特拉姆斯的影响。


今天,有人要给他拍纪录片了,希望把他的设计理念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进行传承。


一、关于迪特拉姆斯、博朗和他的'设计十诫'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出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而迪特·拉姆斯却将他的设计理念阐述为“少,却更好”(Less, but better)


在 1961 年成为博朗的首席设计师后,迪特·拉姆斯在随后的 30 多年主导了一批博朗的经典设计作品,从剃须刀到录放机,从计算器到闹钟,从腕表到收音机,他设计的现代家用电器是那个时代的标杆,哪怕放到今天再看也是毫不过时。


均衡、简练、无任何多余装饰,色彩上多用黑、白、灰等色调,这些一致性的设计语言构成了博朗产品的独有风格。


SK4 record player, 1956 被英国人戏称为“白雪公主的棺材”,以嘲讽它的极简。


Braun Alarm Clock


KM3 kitchen Machine,1957


Braun SK2



Control ET44 calcolator, 1978


606 Shelve System, 1960


620 Chair,1962 


迪特拉姆斯深信产品应该优先考虑功能,而不是外形。在他的设计中,他始终表现出对物品使用方式的尊重。


他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是好的设计“?


于是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了关于好设计的 10 个标准,也称'设计十诫'。不仅成为博朗产品的设计标准,亦成为如今工业设计领域现代设计美学的原则。


  • 好的设计是创新的 (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 好的设计是实用的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 好的设计是唯美的 (Good design is aesthetic) 

  • 好的设计让产品易于理解 (Good design helps a product to be understood) 

  • 好的设计是谦虚的 (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Good design is honest) 

  • 好的设计坚固耐用 (Good design is durable) 

  • 好的设计执着细节 (Good design is thorough to the last detail) 

  • 好的设计是环保的 (Good design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vironment) 

  • 好的设计是极简的 (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关于他的采访很多,但有一篇欧洲媒体采访里的一句话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他说:我就是要把从 A 到 B 的距离缩到最短,A 是生产商,B 是用户。”


我们从不会说极简的就是好的,但看到今天依然屡见不鲜的多余设计,你会明白他在说什么。


二、关于迪特拉姆斯和苹果


不止一次有人问过迪特拉姆斯,如何看待苹果和无印良品在产品上和博朗的惊人相似性。


Braun T3 pocket radio and Apple iPod


Braun Atelier TV and latest iMac 24 博朗专业级电视 & 08新款iMac


Braun T1000 radio and PowerMac G5/Mac Pro


Detail of the radio perforated aluminum surface


Braun L60 sound system and Apple iPod Hi-Fi


Braun LE1 speaker and Apple iMac 博朗LE1音箱 & iMac


迪特拉姆斯却始终认为这是一种致敬,而不是抄袭。


'我从不觉得是抄袭,过誉了。Jonathan Ive 曾给我看过他的一个产品,他现在跟 Steven Jobs 做的事情与我当年同 Braun 兄弟一起做的很像。 这真是一个美妙的组合,如果没有这样的配合,我们设计师无法独自开始,我们需要企业家和优秀的工程师。'


在纪录片《Objectified设计面面观》中,Dieter Rams也谈到了对苹果的看法。



'现在有一个美国公司,就是苹果。 我记得第一次我看到他们的产品,我记得非常清楚是因为那是第一次我意识到,当我看着这些产品的时候我能清晰的(透过产品)了解那些设计和制造它的人。'


对于这位推崇'不过时设计'的大师来说,看到自己的设计在五十年后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吧。



三、关于迪特拉姆斯的最新纪录片


终于,有人要给这位绝对会被载入'设计名人堂'的大师拍纪录片了。


导演Gary Hustwit的来头可不小。他曾于 2007 年、2009 年和 2011 年分别拍摄了《传奇字体(Helvetica)》、《设计面面观(Objectified)》和《城市化(Urbanized)》三部纪录片,其中的两部我们在文章《16部看完后让你内心肿胀的设计纪录片》里都有介绍过。



Gary Hustwit飞去了迪特·拉姆斯的家进行拍摄,花了两周时间做访谈,记录下了他与妻子 Ingeborg 的生活,以及他在 1960-70 年代设计的大量经典作品。


和乔布斯一样,迪特拉姆斯也对日本的Wabi-Sabi美学青睐有加。他的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收藏品,既有身为木匠的祖父遗留下来的藏品,也有许多关于日本文化和设计的物品。



这部电影正在Kickstarter上发起为期30天的众筹活动,筹资至今已经达成了20万美元的筹款目标,一切顺利的话,明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部纪录片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