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夏天,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热死个人的“三伏天”。而且,马上就要入伏了! 三伏天是指在小暑和立秋之间,最炎热的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间还有流行“三伏要吃鸡”的说法,对于这种有好吃的节日,吃货们表示来者不拒,热烈欢迎。 然而市面上也都在流行着三伏天贴三伏贴。据说这个三伏贴还有很多神奇的疗效。不过,健康君在这儿要说的是,如果想通过三伏贴来治疗自己的疾病,那和相信路边老军医的神药,没什么差别。 一贴治百病,真那么神奇?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三伏贴都明确表示:三伏贴对于呼吸系统的慢性病具有非常优异的疗效,诸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包治百病”的三伏贴 以致于很多患者都以为,三伏贴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是有稳定而良好的疗效的。其实不然,这类疾病看似有着如流鼻涕、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相似的症状,但病因却大相径庭。
用一种疗法治疗病因各异的这些疾病,这种疗法简直就是精装万金油! 上述疾病,耐心治疗 遵医嘱才是正确做法 对于上述疾病,科学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理性对待,配合医生。 这些慢性疾病一般具有长期、反复、迁延不愈、易复发等特点。有些患者老觉得慢性病治疗起来太慢,效果不明显,这样的心态是相当不可取的。
像老慢支、肺气肿、哮喘、肺心病等这种长期迁延又极容易复发的疾病,病人往往希望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疗法,但这种疗法目前仍然没有找到。 三伏贴出现之后,由于其价格便宜、治疗无痛苦,又号称“针对”这类慢性病,就受到大量患者的热烈追捧。 加上有些疾病的疗效难以评估,如过敏性鼻炎,只要不接触过敏源,就不会发生过敏,而贴过这种三伏贴的患者往往会觉得是自己贴了神奇的三伏贴,所以才一直没有再发作鼻炎,从而现身说法的向周围朋友推荐,造成了跟风效应。 一时的不过敏不是所谓“三伏贴”的疗效,而是没有接触到过敏源 患了慢性病之后,不改变原来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还又不愿意接受医生为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更是妄图通过每年贴三伏贴就治好,那也是痴人说梦。 “空调病”又是怎么回事? 除了三伏贴,夏天很值得关注的还有“空调病”。空调病其实不是指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指是一系列的症状。 空调在制冷的时候,无法避免会产生“抽湿”的效果,即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从管道滴出。由此,空调房内的湿度会明显比外面要低,而人在空调房间中呆久了,就会觉得口鼻干燥等,这样,极易导致鼻出血、急性咽炎等疾病。加之空调容易滋生细菌,故容易导致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 其实防治空调病的策略很简单: 1、外出的时候将空调关闭,并将房间门窗打开通风; 2、不要因为贪凉而将温度开得很低; 3、在空调房中配备一个加湿器,经常清洗空调的过滤网也是很好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天清晨或傍晚较凉快的时候,适当的参加户外锻炼,是增加免疫力,预防所谓“空调病”最好的方法。 要记得定期清洗空调呢 总的来说,虽然需要注意预防“空调病”,但是空调的问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舒适,也帮我们预防了很多夏天常见的疾病,如痱子和中暑。 到了夏天,一定要小心中暑 而中暑,则是夏天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的疾病。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当我们处于炎热环境的时候,身体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散热,然而如果不能及时转移到阴凉的环境(比如空调房)中去,身体就只有一种可靠的散热方式,那就是蒸发散热,用人话说,就是出汗。 汗腺通过出汗,可以把身体里的热量很快地带走,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如果人在炎热环境中持续工作,由于劳动的时候人体也会产生热量,加上汗腺功能紊乱甚至衰竭,就很有可能发生中暑。 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中的湿度越大,越不利于汗腺分泌汗液,使人感觉越热,越容易中暑,比如南方比北方要容易发生中暑,在锅炉房等湿热环境中工作的人也容易中暑。 中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就应该警惕中暑,这时候的体温大多正常或者轻度升高。 轻度中暑:除了上面说的那些症状加重了之外,还可以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增快,体温升高至38.5℃以上等。 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这三种情况都是指由于中暑而出现了严重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并发症,极易导致人死亡。 预防和治疗中暑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所以,与其受苦去贴那几贴起不了作用的“三伏贴”,不如好好享受夏天的西瓜和空调。当然,享受夏天的同时预防中暑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