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他出身于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1982年,19岁的他刚高中毕业,拿着父亲给的120元钱做起照相生意。33年后,他已经是身价190亿的集团董事长,他就是吉利的李书福。 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由于环境的影响,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没有继续求学,19岁就试水商海,1982年,就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做起了照相生意。 考虑到资金很少,连开个照相馆都不够,于是他就是买了个小相机,骑个破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 见了逛公园的拉着照相,直到现在,一些二级城市的公园里还有这样的生意人。 李书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错,半年后赚到1000元,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 他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喜欢鼓捣的李书福,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李书福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1984年,他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那时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还绝对是供不应求。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最开始就自己一个人生产,然后装包里,骑自行车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厂。后来,他和其他几个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他出任厂长。 1986年,他成立自己的北极花电冰箱厂,他自己研发、生产出核心零部件——蒸发器。1989年,他的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26岁的李书福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 怀揣千万元的李书福在放下冰箱厂后,去了深圳“充电”。不过,在深圳学习期间,因为装修宿舍,李书福发现一种进口装修材料市场前景不错。随即他就返回台州,又开始重新创业,生产这种装修材料。1989年,他建立了全国第一张铝塑板的生产厂。--关注创业创富微信:CYCF99,带你创业致富。 1992年,海南房地产热潮正猛,他带着数千万元赶赴海南投资房地产。然而,却“几千万全赔了,人都回不来了。” 1993年,李书福以数千万元收购了浙江一家国有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他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摩托车销量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1994年,李书福看到街上跑的全是国外进口汽车,或者是中外合资汽车,价格也特别贵。他便萌发一种想法:造中国人买得起的轿车。然而,当时汽车行业的严格管理,他连生产许可权都没有。于是,他便像小偷一样,把房子和仓库用布蒙起来,在里边进行研究汽车方面的技术。 1998年,他成立吉利汽车公司,并在宁波建厂。公司成立之初,造车属于三无状态,没设备、没技术、更没人才,要说专家,就李书福自己一人。“从图纸、试制、试车、改进,一人全包了。他甚至买过两辆奔驰,之后把它们都拆了。然后他又从香港买来奔驰的配件,试图照着奔驰的样子一件件地组装起来。”然而,他们当时只能生产客车,不能生产小轿车。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吉利正式地被批准可以生产小轿车。他当时的兴奋,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2010年,他以18亿美元收购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Volvo),当时报纸都称这个是山村小子娶到了国际名媛。超过之前的普遍预计,沃尔沃在2010年全年实现了盈利,而在并购时李书福的一个目标就是在两年内使该业务盈利。 2014年,吉利集团年营业额217亿元。 2015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中,李书福父子以190亿身家,排名中国第76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