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礼纠纷裁判规则:基于近5年杭州地区大数据分析

 半刀博客 2016-07-17
作者| 朱俊  陈佳玮
来源| 浙江王建军律师事务所
阅读提示:伴随着彩礼数额的不断上升,以及坚守婚约观念的不断弱化,因彩礼引发的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在此大背景下,浙江王建军律师事务所私人财富法律服务中心暨“牧羊犬财富会”为了让同行更好地了解彩礼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以及疑难问题的裁判依据,特结合丰富的司法实务经验,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归纳裁判观点等方式凝聚成本文,与诸位分享。
检索途径
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讼案例
检索范围
2011年至2016年公布的案件
审理法院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杭州市各基层人民法院,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桐庐县、富阳市、临安市、余杭区、建德市、淳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书数量
35份
彩礼纠纷产生原因
在民事案由中,并无彩礼纠纷一说,而是以婚约财产纠纷予以列明。婚约,在我国,虽然并非结婚的必经程序,但仍是一种重要的民事风俗,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文化背景。订婚后的男女,往往会有一些财物往来,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彩礼。结合35份裁判文书分析,产生彩礼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男女双方虽确立恋爱关系,但最终未登记结婚或登记结婚却未共同生活,男方据此向法院主张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的情形。当然,在部分地区如萧山,也存在着上门女婿的情形,此时主张返还彩礼的往往是女方。
案件背景事实分析

王建军律所私人财富法律研究中心通过对35份裁判文书中的法院调查事实部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第一,在不同恋爱时间段中,都可能产生彩礼纠纷,但主要发生在恋爱时间为2年以下的男女;第二,在彩礼纠纷中,大部分的男女已经同居,当然,也有34%左右的男女未同居生活;第三,86%的女性未有怀孕的情况,即便有过怀孕,也往往做了人流手术;第四,大部分的男女已订婚;第五,基本上争议的男女双方都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具体详见统计情况 :


1、杭州地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恋爱时间统计

2、杭州地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同居时间统计
3、杭州地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怀孕情况统计
4、杭州地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订婚情况统计
5、杭州地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结婚登记情况统计



裁判考量的因素
笔者通过对35份裁判文书的分析,注意到,法院在作出彩礼纠纷案件判决结果时,往往会重点考量以下因素:
  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男女双方订立婚约或者支付彩礼,其主要目的在于结婚,而法律意义上的结婚便是以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判断标准。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0条的规定中,也明确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作为可以要求返还彩礼的情形之一。
共同生活的时间的长短
如果说登记是男女双方的结婚的形式要件,那么共同生活则是婚姻的实质内容,特别是当男女生活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是否共同生活,应当成为是否返还彩礼的最核心的判断因素。
生育情况
生育情况反映了男女双方已共同生活的一个侧面,特别是一旦怀孕又进行流产手术,更是会对女方的身心造成损害。
其他
法院在作出裁判的时候,除上述因素外,还会重点考虑是否订婚及办理订婚酒席、彩礼使用、回礼情况、筹备婚礼的必要支出、造成分手的原因、是否造成给付人生活困难。
 判决结果分析
关于因彩礼返还引发的纠纷,法院作出裁判主要还是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0条的规定,但与此同时,王建军律所私人财富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对35份裁判文书的统计发现,法院在处理该类纠纷案件中,会特别注重适用公序良俗这一法律原则,并运用自由裁量权在返还比例上予以酌情调整。在35份裁判文书中,其中28个案件法院判定收受彩礼一方有义务返还比例不等的彩礼给给付方。在法院阐述判决理由时,重点还是考虑了上文中的考量因素,包括结婚登记情况、共同生活时间长短、生育情况,以及彩礼使用、回礼情况、筹备婚礼的必要支出等因素。    
支持返还全部彩礼仅有2个案例,其中一个因既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又未共同生活的情况,另一个则是因为被告出具了欠条承诺归还却未归还的情形。    当然 ,也有5个案件中存在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的情形,法院作为判决的主要依据为界定交付的财产的性质为赠与而非彩礼、或者证据不足等原因。

裁判依据汇总
1、《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    
3、2011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0条    
4、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家庭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5条
 结语及法律声明
本报告是基于对杭州地区在报告期间公布的审判裁判文书进行的数据整理、汇总和分析,由于报告期间的裁判文书样本受限于采集时间点的样本文书公布数量,相关数据也可能存在不对称的问题,仅供参考。    本报告为浙江王建军律师事务所私人财富法律服务中心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中国法律及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若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本报告中部分文字和数据均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    本报告仅供参考,浙江王建军律师事务所私人财富法律服务中心对该报告的数据准确性不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