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老美元】酋长券

 吴氏正藏 2016-07-17

[转载]【老美元】酋长券



   酋长券,CHIEF,1899版的银元券5元。在老美元的入门爱好者的心目中,几乎是要人手一张的纸币。这张纸币虽然设计的很简单,但是内容却非常多,如果仅仅将自己的了解放在这张纸币仅有的一个图案上,那么很明显还不能够了解这张纸币为何会如此受欢迎。先说一下这张纸币的受欢迎程度:几乎是曝光率最高的老美元,地位相当于中国邮票中的猴票。与野牛券并称为美国最有代表性的西部风格作品,在美国最“伟大”的纸币中,排名第十,野牛排名第六。不得不说,排名前十的纸币,几乎张张精美绝伦。这是一张存世量大(约9000张+),价格虚高(比存世量不到1000张的硬币券要贵的多)且性价比很低的纸币,不过观察这张纸币的价格曲线,过去几十年都是一路上扬,我想以中国收藏者的逻辑思维是很难理解的。不过我之所以喜爱这张纸币,还是会在下面逐步介绍:

    纸币上的主角,是一位来自印第安苏族汉克帕帕部落的酋长,名叫
T?at?óka í?ya?ke(1821-1896),如果用英文翻译的话,叫做Running Antelope(奔羚),苏族人的起名习俗是喜欢和自然相结合,他们没有姓,全部都是类似于风中散发、踢鸟这样听起来很奇特的名字。
这位酋长之所以登上纸币,是因为他所领导的部落,与美国政府达成了和解(苏族是印第安中比较大的一支,一直都以和美国政府对抗到底著称),在印第安人中,算的上是比较睿智的一个酋长,因为在实力相差悬殊的和美国白人的对抗中,不和解的话,恐怕只能带来灭族之灾。作为交换的条件,这些印第安人拥有了保留地,这些保留地留存至今,享有和美国州相平等的自治权(美国的州权是非常大的,和州权享有平等的自治权,无非等同于国中之国了),不少印第安人利用保留地的权利开设豪华的赌场而迅速致富。

    纸币的肖像选用他最有名的一张照片,不过在设计师觉得酋长所佩戴的三根鹰羽头饰太高,影响纸币效果,于是将这个头饰去掉,而选择了相对短小的羽毛冠,不过这种羽毛冠,并非是苏族人所用(苏族人作战佩戴的羽毛冠更高一些),而是另外一支印第安 部落波尼族的风格。不过这个错误并没有得到修正,反而将错就错,除了1928年以后半个多世纪没变过的小头像美元外,这张酋长是所有美国纸币中使用时间最 长,发行量最大的纸币(从1899年一直使用到了1923年,再也没有其他老美元有如此之久的使用时间了)。这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纸币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当时的白人,当时的白人(包括设计师、雕刻师以及美国雕版印制局)根本对印第安的文化习俗不了解也没兴趣了解,他们觉得,印第安人反正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分的太过细致(有点像美国人眼中的亚洲人,眼睛都是斜着的三角眼一样)。直到1991年,美国才第一次深入的了解印第安的文化习俗,和反思过去曾对印第安人所做的事情(源自一部当年非常著名的电影《与狼共舞》,但该电影在最初上映的时候只有3个多小时,而凯文.科斯特纳的原作长达4个小时,被剪掉的1小时表现了苏族遭受美国西进运动“拓荒者”的迫害,失去家园,被迫迁移的过程。也可以看到,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反思,时间并不长)。

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1723/76087692_2.jpg


   酋长券的设计也在美国纸币历史上堪称典范,在这张纸币之前的版本,恰好是银元券5美元的女神,可以称为美国最佳纸币,却在发行之时恶评如潮,其中来自出纳 的恶评最多,因为他们觉得这张纸币不仅容易彼此擦上油墨,还容易弄脏手,于是从1896年,仅用了3年,到1899年就匆匆的退出流通,换成了这张酋长 券,而酋长券则从1899年一直用到了1923年,十分长寿。其设计理念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所有版本,包括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头美元,其实这种设计理念如 今看来很平常,就是将人像放在中间,人像两侧大量留白,这样在清点之时就不会出现擦上油墨的问题。不过除了版式设计外,这张纸币的设计没有任何亮点,没有加入一些印第安人的文化元素,图腾柱之类,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可能正如我刚才所说,美国白人没有觉得印第安人有什么文化元素,只是一群喜欢抽大烟,生性暴力野蛮的原始人而已。





 

   酋长的人像是由美国雕刻大师G.F.C.Smillie雕刻,虽然这位雕刻大师在过去留下过大量的经典雕刻,但我觉得,作为一位雕刻师,展示其最高水准的 作品一定会是人像雕刻,而非其他泛指人物或景色雕刻。他是美国雕版印刷局BEP当时的首席雕刻师,同时他还为美国钞票公司(ABNC)、国民钞票公司 (NBNC)雕刻图案。留下了当时大量的雕刻经典,美国最著名的5张入门级纸币:女神券3张、野牛券和酋长券全部出自他手,除了野牛券外,其他4张的主要图案全部是由他雕刻,自然也包括号称美国最佳纸币的5美元女神券(这张纸币我会在以后介 绍)。除纸币外,美国最经典的一套邮票,跨越密西西比中,他为这套邮票雕刻了一半的图案(另外一半恰好是雕刻野牛纸币的Baldwin),可见大师往往都是一起来一起走,百年以后的今天,可再也没有这样优秀的雕刻师存在了。






(由
G.F.C.Smillie雕刻的跨越密西西比邮票中的4分,表现的是一个印第安人捕杀野牛。这种题材:印第安人、野牛正是美国西部文化的典型代表符号。他为这套邮票中的1分、4分、50分、2美元雕刻了图案。此外的2分、5分、8分、10分、1美元图案是由Baldwin雕刻,他也是美国野牛纸币的雕刻者。不过邮票的质量和水平和纸币相比,差距实在太过明显。)





[转载]【老美元】酋长券




    酋长的肖像雕刻,这张纸币只有这一个图案,就能跻身最经典的美元纸币中。这是一张雕刻极致的纸币,精美的令人赞叹。不仅质感一流,更重要的是其复杂的 变化和层次感,这在人像雕刻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个人物的雕刻非常复杂,线条多变,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头饰、面部和衣服。其中头饰是印第安波尼族的鹰羽冠,这是世界纸币历史上,手工雕刻的最精华的一部分图案:雕刻师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展现了羽毛冠蓬松、厚重、自然飘逸的质感,变化多端又毫无凌乱、突兀之感。皮毛一直以来都是纸币雕刻最复杂、也是最容易出彩的雕刻题材之一,很多最经典的雕刻,基本都离不开皮毛和胡须(胡须也算毛之一),比如德国的舍那肖像、美国的野牛、丹麦的松鼠和蜥蜴等等,处理得当会使图案精美异常,不过很可惜的是如今的雕刻在处理皮毛方面,全部都是无线条的敷衍了事了。头饰的毛坠一直垂到衣服,和衣服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酋长面部的处理,同样采用变化多端的打点方式,展现出了和照片一样的神韵和面部质感,面部肌肉自然生动,这绝非是普通雕刻师所能处理好的。整个人像雕刻,与照片相比,完全就是一件独立的精美艺术创作。



[转载]【老美元】酋长券




    其实观察美国所有的纸币,会发现虽然很多老美元看似十分精美,但细节处理并不是特别优秀,真正的优秀的雕刻屈指可数,特别是人像雕刻,在酋长券之后,美国 纸币的人像雕刻水平迅速下滑,特别是小票面的1928年后的美国纸币,水平就像不及格的小学生。我觉得这一切还是和市场需求相关的,酋长纸币之前,印刷多 为雕刻凹版,雕刻图案是一门很有市场的手艺活,除了雕刻人像、图案外,雕刻师还喜欢雕刻各种花纹(于是老美元有很多纸币拥有非常华丽精美的手工雕刻的边 框),后来更快更复杂的机雕图案取代了手雕,再然后胶印的普及取代了凹印,于是雕刻师的市场越来越小,也就自然没人从事这个行业了,如今连水平很一般的马丁.莫克都称为雕刻大师,可见雕刻的水平退化到了什么层面上。





[转载]【老美元】酋长券



    提一下品相和价格:这张纸币的品相可以用完美无瑕来形容,如果单就品相来说,这应该是一张67分以上的品相。可惜PMG只给了65分,于是我就以65 分的价格购买到了它,这就是评级币有市场的表现了。有时候想想美国人还是很有趣的,喜欢制定各种规则,然后按照规则办事,如果这张纸币换成中国的话,我相 信币商会说,这明明是绝品的,PMG看瞎了眼,PMG有何存在的意义(实际上是为了卖个67分的价),毕竟酋长券的67要比65分贵了一倍还要多。另外通 过酋长券的价格也聊聊纸币的价格:酋长券在1960年时候的价格是35美元,到了1980年涨到了2500美元,2000年的时候涨到了3500美元,可 以看1960-1980年这20年间是酋长价格飞速上涨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中国纸币的价格曲线呢),然后在1980-2000年的时候价格放缓,除了酋长 券外,几乎所有的老美元纸币同样都在1960-1980的20年间涨了50-100倍,之后放缓。可惜的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收入,想收藏一张酋长券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如今却很轻松,能够看出我国的收入水平也是飞速增长的:)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纸币的价格也会有一段飞速的上涨期了。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看到老美元动辄几千-几万美元一张的价格望而却步,但真的勒紧裤腰带,其实不知不觉也收藏了很多张,摆放在一起甚是壮观。老美元成规模 后的感受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统一的色彩和风格、尺寸,视觉美感随着收藏数量的增多而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特别是同一系列摆放在一起,如同仪仗队一样,这是其他国家纸币所不具备的(当然,其他国家纸币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美感,比如荷兰纸币的每一张都十分独特,所以在此没有任何可比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