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野生菌加工烹调时应注意

 流星雨30 2016-07-18

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公众食用野生菌加工烹调时应注意:

  ●不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类

  ●只吃自己认识和熟悉的野生菌,不凉拌生吃

  ●进食菌子时或食用前后最好不饮酒,有些菌子里的毒素与乙醇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促进毒素吸收加重中毒

  ●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加工烹调时在沸水中煮上3-5分钟,捞出再用清水漂洗后炒食,可以减少或避免中毒事故发生

  ●不要将多种野生菌混合在一起烹饪,最好每次只炒一种野生菌,也不要将几种野生菌混在一起吃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应及时拨打120就医,来不及就医时,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

  ●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抢救时参考

  如何识别毒菌

  看

  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

  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验

  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变蓝色或褐色。

  (华商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