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油瓶子倒了却不扶?

 圆角望 2016-07-18

    珮嘉:你好!

    你来信说,这次带着两个孩子旅行虽然很开心,但在与孩子们共处一周的时间里,突然发现了孩子们身上存在的大问题:“严重缺乏责任心,可称得上‘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真是很难想象她们将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我很是理解你大大的惊叹号中包含的恨和忧,也很支持你打算把这事作为本月整顿的重点,搞集中治理。看到你发来的落实到人的“每周值日表”,真是佩服你的雷厉风行。

    今天和琳达通了电话,向小家伙问起对这次“整风运动”的感觉。琳达天真地说:“姨妈不知怎么了?这几天很生气,好像变了一个人。她批评我们缺乏责任心,所以就把她平时干的活都分给我和妹妹了。”接过琳达递给我的这个带着天真味道的问号,真不知该怎么“恨”这些孩子了。

    说起孩子们缺乏责任心这件事,我感同身受,琳达在北京时,一见到她杂乱无章的桌面和书柜里横七竖八的书,我也是非常恼火,几次沟通,虽能达成共识,起色也有些,但不知怎的,令人满意的状态总是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责任心”似乎就像条滑溜的泥鳅,攥得住一时,攥不住永久,真是无奈。今天,偶然想起心理学家荣格对于人的“个人无意识”理论的一段阐述,突然茅塞顿开。

    从心理学角度讲,你我所倡导的孩子要有责任心,是我们对孩子们的心理有意识的引导。可是你知道吗?她们幼小的内心世界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致。她们的真实想法是:家务劳动应当是父母的职责,自从我们记事起就是这样。

    孩子们的这个状态,在心理学上就叫做“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来自于人根深蒂固的记忆:琳达和安妮从小到大,都是被我们精心呵护的,所以,她们的这种个人无意识应当被理解。

    按照荣格的理论推论,孩子们的价值观是他们内在的“个人无意识”和外部的输入信息共同作用的产物。换句话说,支配孩子们大脑的是她们的固有思维和我们所给予价值观的动态组合。之所以说“动态组合”,是因为这两股势力不是静态的,而是总在不断地争夺着各自的地盘儿。如果了解了这个层意思,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我们一给孩子们整风,孩子们就会乖几天,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我们那个叫“责任心”的势力在争斗中占了上风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这会儿,“无责任心”的个人无意识仅仅是避避风头而已,并没有被消灭。它之所以不会被消灭,是因为它是孩子们大脑中内在的、根深蒂固的记忆。

    懂得这个道理后,问题的解决似乎就有了曙光。明眼人马上会意识到,问题一定是出现在那个根深蒂固的记忆上。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们不免追问,是谁将那个叫做“无责任心”的个人无意识植入孩子们的大脑的?

    孩子们缺乏责任心的问题看上去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事实上,这却是家庭对于孩子们长期所持态度的一种反应。若不是十几年来,我们给她们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至于有今日她们如此天真地问我们:“怎么今天突然让我擦桌子扫地了?我记得这些活儿不都是爸爸妈妈的吗?”

    仔细想想,这些年来,包办琳达和安妮饮食起居的,难道不正是兼具父母和保姆身份的你我吗?所以,依我说,要根治孩子们“没有责任心”的问题,整风首先要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开始,而不只是简单地扔给孩儿们一张让她们深感莫名其妙的“每周值日表”。

    再叙!

    姐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