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怕冷寒气重,按摩食疗来驱寒 文∣翟煦 摘自《老中医的传世小偏方》 【偏方一】 穴位按摩法。 【穴 位】 涌泉穴,劳宫穴,气冲穴,肾俞穴。 【做 法】 1.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用手掌快速揉搓,至有热感为宜。每天早晚各100下,可在每次揉完之后继续揉搓一会儿双脚脚趾。 2.揉搓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待手心发热,换另一只手,如此反复10次。 3.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穴下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宜。 4.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每天慢慢用力拍打此穴100次。 【偏方二】 蜂蜜芝麻糊。 【材 料】 芝麻500克,核桃仁500克,蜂蜜适量。 【做 法】 将芝麻与核桃仁以同比例的分量磨成粉末,每次取2大汤匙,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温水充分混合后直接食用,每天2次。 【爷爷问诊记】 有一次,一位姓乔的女士来爷爷的门诊就诊。当时刚过三伏,天气仍然较热,爷爷的诊所为了让客人舒服,仍然开着空调。乔女士进门之后,就说空调真冷。爷爷一听,忙说:“我把温度调高点儿吧。”乔女士却说:“关了也行。”爷爷便关了空调,问乔女士有什么问题。乔女士便把自己的问题一一告诉了爷爷。原来,乔女士虽然长得并不瘦弱,但非常怕冷,夏天一进空调房就受不了,风扇开大一点儿就受不了,有时还会觉得肩膀僵硬,身体容易疲劳,胃里时常凉凉的,经期老是痛经、头痛……乔女士很想知道,自己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许多医院都说自己没病呢。 爷爷听了也有些为难,理了理思路,告诉乔女士,她这种情况,在许多女性身上都存在,可以统称为畏寒症,准确地说并不是病,而是身体的循环功能减弱、新陈代谢缓慢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的事,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可以采用食疗加按摩的方法双管齐下。 1.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用手掌快速揉搓,至有热感为宜。每天早晚各100下,可在每次揉完之后继续揉搓一会儿双脚脚趾。 2.揉搓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待手心发热,换另一只手。如此反复10次。 3.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穴下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宜。 4.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每天慢慢用力拍打此穴100次。 另外,乔女士可以每天吃一点儿蜂蜜芝麻糊,就是将芝麻与核桃仁以同比例的分量磨成粉末,每次取2大汤匙,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温水充分混合后直接食用,每天2次即可。乔女士听完了,立即表示这两个法好,正好适合自己。 一个月后,爷爷电话回访,乔女士表示,现在感觉身体的活力提高了,身上好像充满了一股热气,而且源源不断。虽然已经过了中秋,但有时碰到别人吹电风扇,她也不会觉得难以忍受。爷爷一面替乔女士感到高兴,一面叮嘱乔女士坚持穴位按摩。 【爷爷说中医】 爷爷说,和男性相比,女性的阳气要弱一些,血液循环功能较弱,因此对付体内寒气容易力不从心。而这力不从心就容易使寒气在体内滞留,引发各种疾病。因此,运用食疗和穴位按摩祛寒是女性养生的关键。 爷爷说驱寒首先要注重保暖。所谓的保暖,不仅仅是说衣服要穿够,还有饮食上的需求。因为食物是具备各种不同营养元素的,它们进入身体后能转化为脂肪、热量和糖分等。如果我们在饮食上注重保暖,摄取足够的营养,提供给我们身体足够的养分和热量,我们的身体就不会那么怕冷,有足够的免疫力抵御寒气的侵袭。尤其是像这位女病人这样的,曾经生育、准备生育或者有经期困扰的女士,必须要注重驱寒,否则,本来就血亏血虚的底子再加上体寒不清,很容易引发经络堵塞,轻则引发宫寒,影响容貌、经期,重则导致子宫肌瘤、腺肌症等妇科肿瘤和乳房疾病。可见,对于女性而言,驱寒是不容忽视的。 爷爷说,畏冷症是一个需要细心调理的问题。除了案例中介绍的方法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从细节入手,改善身体舒适度。比如,坐在空调房里的时候,不要穿得太清凉,要注意保暖;早晚气温低或者在凉快的环境里,可以喝一点儿热饮,而不是冷饮;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对于调节全身的循环系统有很大帮助;办公椅上垫个软垫,防止身体热量散失过快,等等。
作者推荐: 常见的材料,简单的操作,省时的方法,爷爷从医几十年精心收藏,适合全家用的经典老偏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