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咄咄怪事

 圆角望 2016-07-18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也就是书圣王羲之在春天召集谢安、孙绰等人兰亭集会,写下《兰亭集序》的这一年,中军将军殷浩北伐失利,七万大军大败,噩耗随即传至国都建康。殷浩的失败,遭到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强烈指责,他请求朝廷流放殷浩到荒芜之地。次年正月,迫不得已,朝廷只好把殷削为平民,流放到东阳郡的信安县,殷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殷浩北伐出征是在永和八年,据说出发前他从马上掉落下来,就有些不祥之兆,但这样建功立业的机遇,他已争取了好几年。当时辅政的司马昱等人,平时刻意培养殷浩与桓温作对,这样的机会自然为殷浩留着。晋穆帝一岁即位,永和八年也就十来岁的样子,朝政还是司马昱等人说了算。在此时期,殷浩和桓温两股势力矛盾激化,王羲之、荀羡等人还都写信调和过,劝他们以江山社稷为重,但殷浩置之不理。殷浩的北伐失败,使政局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因而在桓温的压力下,朝廷对殷浩的处置则是必然的。

  殷浩虽然不做官了,但却无意中在文学上有了个特殊的贡献,创造了“咄咄怪事”这个成语。在《世说新语》“黜免门”中,有一则故事说殷浩在信安,整天总是对空书写文字。他曾经做过扬州刺史,这时扬州的故旧来看他,暗暗观察,才发现他原来只是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此后“咄咄怪事”被用为成语,就指令人惊异的怪事。

  这四个字,“怪事”好解,“咄咄”二字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力了。“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咄”为“相谓”,就是打招呼的意思。“咄咄”,是感叹声、惊怪声,在魏晋时期应是一个常用的语词。《世说新语》“排调门”中,殷浩还有一句话使用了“咄咄逼人”这个词语,亦能佐证它较为常用。比刘义庆编此书时尚早,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在《与释某书》中云:“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再早一点的西晋文学家陆机,有一首《东宫》诗里写道:“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也都使用过,大致都是表示感叹的声调。至于此后,这个词语的使用,就实在是发扬光大了。

  殷浩遭贬流放,其志不伸,指空写字,似乎在埋怨朝廷对他的处置是“咄咄怪事”,完全是一副神经的样子,寻求解脱;《世说新语》“文学门”中又说,他自徙居信安以后,才开始看佛经,还在佛经中夹了二百个书签做标记,准备和支道林辩论,并试图把玄学理论与佛经结合起来,以佛经要义来寻求对于人生烦恼的解脱,然而这些举动都没有使他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两年多的时间,这位“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式的人物,终于死去了,才活到五十三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