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和恨之前,先了解
——读《岩松看日本》
hao--sz
国庆节期间,去日本旅游和购物的人很多,网上就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大体上是说我们不该这么快就忘了伤疤,我们买他们的东西就是支持他们的经济建设,好像还有的把几年前的有些地方的示威视频放到网上,有人在视频里高喊口号:抵制日货,爱我中华。画面里有冲动的怒骂声,也有嬉笑的附和声。我并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抵制日货或者切断民间的经济往来,是否一定会给对方造成损失而自己安然无恙,我也不确定,高喊爱我中华然后去街上走一圈发泄一下愤怒,就真的能振奋民族士气,打压帝国主义嚣张气焰。这些我都不确定,我也并不十分清楚,我们该如何认识那些更宏观更大的问题。正巧假期在家的时候,看到几年前买的这本书。以前也看过,但印象已经不深了,为了能客观和理性的了解这些问题,就拿起来又看了一遍。白岩松的文字本来就是我喜欢的类型,读起来就很快了。读完了,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书中有三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一是序言里讲到,戴季陶在几十年前的《日本论》中就写到,日本把中国放在手术台上,显微镜下观察了几千次。然后他反问道,那我们呢?二是白岩松等一行和日本接待方的官员交流时,对方都可以讲讲中文,而我们同行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以讲一点日文的。三是他们搜集了一周的日本四大报纸关于中国的报道,他们发现,日本对中国的报道很多,很详细,也很具体,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媒体却做不到这点,我们关注日本的内容不多,也不丰富。
很显然,我们了解他们远不如他们了解我们那么丰富,也没那么主动。我们可以看他们动画片,听他们的音乐,用他们的电器,去他们那旅游,除了享受、体验和感叹之外,我们并没有把这些转化为改进和提升我们的动力和策略。要记住过去的仇恨,这没错。但记住仇恨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记住吗?即便彰显强大,也要有能力才行,否则就像一个骂街的妇人,仅仅表示一下我们的愤怒而已。我们并没有深入的想一下,为什么大老远去抢购他们的物品,他们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这样的程度。无论是爱还是恨,我们都把目标指向未来。若是爱,我们要问问,到底爱他什么,我们要考虑未来可以爱的更持久。若是恨,我们就更要考虑,为什么我们会战败,我们曾经有哪些不足,现在是否还有,他们哪些地方比我们强大,我们如何使自己更加强大,如何能战胜昔日的敌人。口号可以喊,但喊过之后,我们更应该冷静的去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
我们了解他们吗,我们试图了解过吗?白岩松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日本的。因此,他说,在爱和恨之间,先了解。如果不了解,这样的爱或恨,又有什么价值,也无非是暴虎冯河而已。这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启示。
书中提到的有些细节还是让人难忘。比如,乘坐电梯时候,大家主动的站在左边,右边留给有急事的人同行。地铁里看书的人很多,大家都很安静,没有大声讲话的。日本的动画产业很发达,能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泡温泉的时候,先把自己洗干净了再进入温泉池。银行里准备好各种类型的老花眼镜。无论政要还是普通人员,大家都很遵守时间,等等。这些方面,很显然我们没有他们做的好。
我记得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结束后,座位上总是一片狼藉,散落的爆米花,喝完的饮料瓶,本来可以顺手带走,可是就都留在那,等着工作人员来收拾。有一次我在长春乘地铁,出站时一段路特别难走,拉着行李箱,在坑坑洼洼的泥地里拖行,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城市道路。问边上的一位居民,说这路怎么这么难走,啥时候能修好。那人老不高兴的说,如果是日本人的话,早就修好了。
我们国家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大家富裕起来了,有钱了,城市建设也发展很快,但在细节问题上,我们和日本的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体现在管理的水平上,体现在基本道德素养上,这样的差距,正是我们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差距,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让我们看到努力的榜样,可我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存在不足,而又紧张感和危机感,也没有发现对方的长处,并觉醒学他人之长,弥足自己的短处。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那么近的一个国家,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也很好的发展榜样,为什么我们就只看到了历史和仇恨,没有多留意他们的长处,认真的去学习一下。因此,我们了解他们吗,我们试图了解过吗?这应该是我们去更多关注的话题。
正好看到手机视频上的一段以前的游行视频,一个人高喊爱我中华,抵制日货。我并不反对这样口号,他有他的价值,他可比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表达我们两国国土争端的国民态度和保卫领土主权的强烈的愿望和决心。但问题是,口号喊完了,我们该怎么办?既然我们喊出了爱我中华,那么我们该如何的爱我中华,怎么爱啊。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打破被人的东西,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肯定不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表现。然后呢?爱国的情感要能够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强烈愿望。若还是学生,就该认真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少打游戏,少点谈情说爱。若已经工作了,就要认真工作,多学点本领,为企业和社会多创造点价值。不管是谁,都要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少给别人添麻烦,对位社会做贡献。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国。也只有这样,才不是把爱国放在口头上。爱国,只要喊喊口号就可以了吗,我们该怎样理性的表达和行动,这也是我们要去考虑的问题。
日本是个文化多元的国家。我们看到了这一边,其实一定还有另外一面。白岩松采访了很多知名人士,比如渡边淳一,谷村新司等,他们对两国的交流都充满了期待,也在力所能及的做很多工作。每个人都是普通的人,每个人都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而这些,应该是更理性的。中日关系总体上讲,是应该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利于两国的发展和长治久安。目前的确出现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更理性的对待,不卑不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己强大了,就有了抗争的资本。我们每个人都该如此。因此,在爱和恨之前,先了解。
正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做不到深入细致的了解,就无法发出具有震撼力的声音来。
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很有关系。这种传统不追求实证,不强调证据,只需要观点;也与我们浮躁的风气有关,大家都想投机取巧,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