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路出家”说相声的材料学博士

 求是1025 2016-07-18
 每一顿饭都很有意思,各路吃货争相报名抢板凳,带着各自奇妙的珍藏,齐聚——

 

“半路出家”说相声的材料学博士

文-嵇振颉

 

“交大的男生总是对自己周围的女生,很照顾。”

 

“没办法,竞争太激烈了。”

 

“交大的男生总是对自己的女朋友,很体贴。”

 

“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讲到这句,台下观众捧腹大笑。这个能容纳1800人的大礼堂,早就座无虚席,过道上还有席地而坐的人。谁曾想台上这位风趣幽默的大个子,竟是“学霸级”的材料学博士。

 

“我觉得相声和科学研究是相通的,希望将科研的方法应用到相声创作中,用逻辑学的搞笑方式颠覆人们对传统相声的看法。”博士毕业后,李宏烨放弃从事科研工作,打造原创“烧脑”相声,一步步接近心中的偶像——金庸。

 

怎么就成了科研“叛逃”分子?

 

“你这篇论文能产生什么应用价值?”

 

李宏烨皱着眉头,空气似乎凝滞。读博期间,他有一项科研成果,得到国外专家认可。他满怀信心,准备将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在预答辩会的提问环节,论文评审委员会成员却抛出这个很尴尬的问题。他和国外同行有过接触。通常情况下,国外每一项技术创新,要付出多年努力才能逐渐完善,不是一个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就能全盘涵盖的。他愣了好一会儿说:“我相信这项研究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个回答,显然无法让台下教授们满意,他不得不面临论文修改后才能通过答辩的窘境。

 

科研场中的失意,不能掩盖他在相声创作、表演中的“得意”。他是交大相声社的“元老级”会员,将这个社团引领到“十佳社团”的高度。作为这个社团的“主心骨”,演出场场爆满。写相声段子,正好能施展李宏烨的创作抱负。这不就是自己憧憬的生活吗?毕业季来临,他做出惊人的决定,放弃科研机构的工作机会,“叛逃”去做专业相声创作。

 

“师兄,以后我们跟着你干!”既然身边的小伙伴们如此信任,还有什么理由退却?20155月,他将2013年成立的俱乐部产业化,注册商标,开发公司网站、微博、APP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李宏烨最缺的就是钱。有家风投公司承诺第一次投70万,如果发展符合预期,后期再投入数百万。最终传真过来的合同,却让他放弃这块“馅饼”。一旦在甲方一栏签字,手脚会被束缚,只能随对方意愿发展。他决定在创业初期,暂不考虑赚钱。每个人暂时不领工资,从他本人做起。宣布这项决定时,李宏烨有些心虚:这些学霸会接受吗?没想到,众人异口同声地赞同。还有一位相声社老成员,辞去年收入20万的工作,专程从上海市区赶来闵行帮忙,让他着实感动。

 

做就做“烧脑”的高端幽默

 

李宏烨的视线,无意间落到他写的几本书,那是多年经验的结晶。刚开始创作相声那会儿,思维还不成系统。他觉得有必要研究搞笑理论,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作品。

 

李宏烨反复播放过去的作品:什么东西会引人发笑?笑点持续多久?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为了验证有效性,他将这些推论运用到创作中。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终于总结出前人不断实践,却一直忽略的幽默理论。2009年,李宏烨和妻子郑钰出版了第一本书《校园相声学》,2012年又推出升级版——《相声的有限元》。

 

李宏烨将搞笑分为形象搞笑和逻辑搞笑。形象搞笑指形象上表现出来的滑稽,如演员做个鬼脸、反串、扮个丑角。而逻辑搞笑包括强词夺理、虚张声势、欲擒故纵、逻辑错误等多种。比如“虚张声势”,他举了一个事例:“我这件衣服,只有学化学的才知道,它的原料是——布”。谁都知道衣服的原料是布,根本不需要有化学背景。但这明显的一句废话,却能产生“天然呆”的幽默效果。

 

在所有逻辑搞笑中,逻辑错误最难掌握。李宏烨举了一些事例:两个男生在争论是否懂女生。A说:“什么样的女生我没见过?”B说:“反正喜欢你的女生我没见过。”A说:“喜欢你的女生我也没见过。”B说:“看吧,有你没见过的女生。”本来B说这句话,和A的话毫不相干,但A在气头上的反驳,却无意间犯了逻辑错误。读了李宏烨的书,有了理论支撑,新人可以快速上手。

 

常常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创作,让李宏烨的身体不堪重负。有人好心劝他,没必要那么累。反正有现成的段子,拿来加工一下不就得了?李宏烨却把对方好好说了一通。原创是他的灵魂,无论再怎么艰难,这条路依旧要走下去。

 

演出邀约又来了。这台演出叫“绿光”,李宏烨决定聚焦家庭教育上。大幕徐徐拉开,即刻开启一场头脑风暴。他虚构几户人家,每家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强迫式教育让孩子迷失自我,而宽松式教育却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成就一位85后的青年科学家。曲折离奇的剧情,不时穿插“逻辑错误”。让观众们听得全神贯注,因为一走神,就跟不上他的节奏。谢幕时,观众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持续了几分钟。

 

让相声走进大学课堂

 

李宏烨说,纵观相声130多年历史,大约有1300多段相声记录在案,其中近一半是交大相声社的原创作品。取得如此成就,和李宏烨坚持原创的理念分不开。他的表演风格,还得到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老师的称赞。有了前辈的支持,他创作的热情更高了。

 

李宏烨心中还有更宏大的目标。从小,金庸是他心中的偶像。除了刀光剑影,金庸吸引他的是对原创的执着。写完每个作品,自己当作旁观者仔细阅读,找出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存在的问题。正是这种“自虐式”的精益求精,让他不断接近完美,趋近金大师的境界。

 

李宏烨希望通过相声,潜移默化地让观众接受藏在其中的观点。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使用平实的语言。太过文艺范,只会在相声演员和观众间设置藩篱。平时,李宏烨涉猎广泛,不刻意拒绝什么,像块海绵一样,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只有博学,才能融会贯通、自成一体。

 

李宏烨不仅对自己要求甚高,还对团队成员近似严苛。有一次,一位大三男生表演不到位,被骂哭了四次。一个大男生在大庭广众面前飙泪,可见他说话分量很重。果然这位男生在正式表演中改进不少,演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只是很多人没有一颗大心脏,相声社团和俱乐部一直保持着高淘汰率,通常十几个人只能留下一个。李宏烨对这些看得很淡。要留,就留最精华的人。只要身边没有猪一样的队友,向金庸看齐的梦想就不会只是痴人说梦。

 

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太多。出第一本书时,出版社要李宏烨自费。父母把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几万块钱汇过来,帮他解了燃眉之急。而他和妻子为相声共同奋斗了十年。十年前,他把妻子拉进相声社,从此两人成为事业上并肩作战的战友。因为妻子普通话讲得好,又是一个很好的捧哏,自然成为相声剧中的女主角。

 

把自创的相声理论变成大学课程,在高等学府培养一批专业相声演员和幽默工作者,一直是他渴望实现的理想。但目前而言,只有把产业做大,让观众感受到原创文化的魅力,看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才会吸引更多人来学他的相声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