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继自拍、点赞、晒娃等一系列“党派”之后,“拉票党”又悄然显现于朋友圈之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活动,五花八门的说辞,你会选择动动手指,还是视而不见?
“这是朋友妹妹家孩子参加‘辣妈萌宝’评选大赛,这是一个朋友给他侄子拉选票……”陪着孩子在小区楼下玩耍的悦悦妈滑开手机,随着周围的朋友们渐渐家有小娃,再加上小区里经常一起玩的孩子家长都互相加了微信,她几乎天天都能收到围绕着孩子的投票请求。 这些投票活动来自天南地北,内容也五花八门,但概括起来无外乎两方面。小一点的宝宝基本都是晒照片,选“萌宝”,大点的则是各种内容的比赛。健身顾问发来的小朋友绘画比赛、小叔子家孩子参加的网络作文大赛、原来经常一起爬山的驴友帮他参加全国科普讲演大赛的外甥女拉票……基本上只要是熟人拜托,好脾气的悦悦妈有求必应。在她看来都是为了孩子,“这种指头点点的小事,何必不给朋友面子呢?” 而比起“宽容”的孩儿妈,刚结婚的小杨对“刷屏式投票”颇为不爽。不久前,一位初中同学大半夜在朋友圈发了条消息:“请大家帮忙给我家可爱的××投票呦,每24小时可以投票一次,谢谢大家支持。”下面还附上了她两岁女儿的参赛照片。10多分钟后,她在评论中特意强调,不用点赞,是投票。 上午8点多、11点多,她又分别将同样的话在朋友圈重发了一遍,还加上了句“请大家帮忙转发一下”,原本没太当回事儿的小杨突然心中一阵烦躁。下午2点多,同学第5次出现在小杨的朋友圈,晚上8点多,拉票信息再现。一天六遍,小杨深感难以招架这种轮番轰炸。“说实话,就算一开始我是准备进去投票的,看到后面这架势,反而完全不想再点开,分分钟拉黑的心都有了。” 比起朋友圈刷屏,点对点的信息发送更让人“无处可躲”。令事业单位职工恬恬颇为“崩溃”的是,一位同事曾将她和近几年新进单位的年轻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里,给女儿参加的小学生绘画比赛投票。“将近半个月吧,每天提醒我们该投票了。”虽然觉得有点烦,但碍于对方是前辈,初来乍到的恬恬不好意思退群。一开始只要点一下就好,倒也不费劲儿,后来同事说女儿名次下滑,要大家把投票页面转发到各自的朋友圈帮忙拉票。“这不是让我的朋友们把我拉黑的节奏嘛!”无视几次后,前辈居然专门给恬恬发微信,说没有看到她转发。“没办法,我设置了分组可见,转发时只有单位的人能看到,真想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经过旷日持久的拉票后,小杨的同学还是“铩羽而归”,但她在朋友圈里公布了“前十强”的奖品,也算满足观者的好奇。这些五花八门的奖品包括某儿童摄影提供的宝贝微电影,据说片子长度5分钟,家长可参与剧情制作,价值1500元;某气球工作室提供的500元现金使用券,可用于宝贝生日派对现场布置;价值198元的某品牌高钙高铁奶粉……看到这些,小杨忽然有点理解同学的热情了。“兴许不光为了博个虚名,还能图个实惠呢?” 而在小彭看来,所谓的奖品“水分”太大,即便费尽心力真的获奖,其实也占不到多少便宜。早先因为受不了朋友圈里妈咪们晒娃的热情,她默默屏蔽了几个平时晒得最凶的。但不久前她突然收到已经被她屏蔽的同学专门发来的微信,请她为自己半岁的儿子投票,选“最高人气宝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