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驳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在餐前吃

 malidechuang 2016-07-19


阿司匹林肠溶片餐前服还是餐后服?


作者:余克富 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阿司匹林是一个经典的老药,用于临床已有百年,除了解热镇痛抗炎外,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也获得了显著的收益,目前更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而被纳入指南。

阿司匹林分为普通制剂和肠溶制剂,普通制剂餐后服用,因为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药物,能直接刺激胃肠道,还可以通过药理作用发挥损伤作用;而肠溶制剂是餐前服用还是餐后服用还有一定的争义。

有人认为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应在餐前服用,其理由是:

1、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肠溶衣易于溶解。


2、而餐前服用,由于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肠溶衣不易溶解且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从而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拜阿司匹林在2006年以前的说明书中指出该肠溶衣片应餐后服用,但在2006年后说明书中指出该肠溶衣片应餐前服用。

虽然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并不能体现肠溶片的优势。但是对于肠溶片一定要餐前服用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肠溶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药物,而在要求的时间内,于pH 6. 8磷酸盐缓冲液中,大部分或全部释放药物的制剂,其目的是:

①避免药物受到胃内酶类或胃酸的破坏;

②避免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③将药物传递至肠部局部部位发挥作用;

④提供延迟释放作用;

⑤将主要由小肠吸收的药物尽可能以最高浓度传递至该部位。如奥美拉唑呈弱碱性,口服后在小肠内被吸收,当pH接近胃液酸度,非常不稳定,为了保护奥美拉唑免遭胃酸破坏,所以制成肠溶型。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也用肠溶材料进行包衣制成肠溶片。

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但是肠溶衣是不会溶解的。因为胃液的主要成分是胃酸(盐酸),空腹时胃液的pH值为0.9-1.5,饮水或进食后,pH可上升到3.0-5.0左右。而常用的肠溶包衣材料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聚乙烯醇酞酸酯(PVAP),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苯三酸酯(CAT)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HPMCP),丙烯酸树脂EuS100,EuL100,而这些材料在pH6.8以上才会溶解。因此在此pH值下,肠衣材料是不会溶解的,阿司匹林在胃中也就不会被释放。


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一定在胃内的时间短,因为影响胃排空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

1、胃内容物粘度,渗透压:若胃内容物粘度低,渗透压低时,一般胃排空速率较大,服药时饮用大量水,也可促进胃排空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例如,口服阿司匹林饮水量由75ml增加至150ml,吸收速度增加一倍,因为增加了饮水量,胃内容物体积增大和渗透压降低,加快了胃排空速度。

2、药物的影响,服用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止痛药,麻酸药等都可使胃排空速率下降。

3、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稀的软性食物较稠的或固体食物的胃排空较快。

4、其他因素:如右侧卧比左侧卧排空快。老人对液体的排空速度要比年轻人慢。

因此胃排空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能单一的认为饭前服用药物胃排空就快,也不能单一的认为饭前服用药物,药物吸收就快。研究人员采用γ闪烁显像显示,当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长效制剂后,在进食状态下胃排空的速度要大于不进食状态下的胃排空速度。

基于以上两点,作者认为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在饭前吃是不合理的,同时查阅了国外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也没有强调一定要在餐前吃,因此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在餐前吃,也可以在餐后吃,但是由于阿司匹林是长期服用的药物,因此服用的方式一定要固定,即要么餐前吃,要么餐后吃。

参考文献:

1、D. Horter, J.B. Dressman. In?uence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n dissolution of drug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46 (2001) :75–87.

2、Kelly K, O'Mahony B, Lindsay B, Jones T, Grattan TJ, Rostami-Hodjegan A, Stevens HN, Wilson CG. Comparison of the rates of disintegration, gastric emptying, and drug absorption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a new and a conventional paracetamol formulation, using gamma scintigraphy[J]. Pharm Res. 2003,20(10):1668-73.


(本文为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