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雁荡山游记

 昵称35152726 2016-07-19
清晨,外边下着雨,很静,我就被这宁静惊醒,从昨夜的酒醉之中张开惺忪的眼睛,感受到雨天的清晨的朦胧的光。有些茫然懵懂,然后又闭上眼睛,在接续昨天,在寻找自己。有许多东西想起,也有许多东西忘记,但这足以解释,为什么我会在宾馆的房间里从一场宿醉中醒来。这是个我没来过的地方,但我能和这里的人们交流,这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但被新鲜的楼群遮蔽,这是个传奇的地方,出了很多老板,实力足以足以震动整个国家。而我的这场醉也与一个温州老板有关,他们直率聪慧真诚勤劳,白手起家。我对他们有种敬意,不是因为他们有钱,因为他们努力。在这里似乎和在别的地方并无不同,这让我失望,也让我感到安稳,并为之深思,为什么各样的古老,会被一场革命统一成这种样子。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又似乎难以解释。我更想去乡村里看看,这里还有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却是我们日渐疏远了的,他们会给我以平静,让我从原有的生活节奏中暂时脱离出来。胃里隐隐的不适,让我向往吃点什么,使我舒服些,也总是家乡的粥饭,这也让我想起家乡,想家很多时候因为吃的。其实在陌生的地方,总该是会想起家乡,况且是在一场宿醉之后呢。但如果不是在这样的一个宁静的清晨中,听着雨从醉中醒来,或者又不会想家。因为这是游玩,不是漂泊,只是酒醉让我想起家乡的味道。诗人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或者一宵春梦,酒醒的时候,会有一种寂寞,这也正是思乡的寂寞吧。
      
       很快,就可以吃早餐了。每个地方的早餐都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地方早餐不可谓不丰盛。然而在外来者眼里,却只有新奇,没有美味。美味总在于你最常吃的东西里,尤其是曾经常吃、后又不吃、许久之后又吃到的东西。不过这时也许会有落差,像鲁迅先生所言,香瓜菱角都是极其美味的,在久别之后吃到了,也不过如此。只是在记忆里留存着原来的味道。但记忆里有也就够了。我依然选择小米粥,馒头、咸鸭蛋的经典组合,我在家乡时就这样吃,但后来很少能吃到。吃好饭后,大家乘车赶奔要观赏的地方。
      
       路,在我这里,有着极深刻的象征意义,因为他带我们去远方。出发点是家乡,同时伴着岁月,出发点是童年。一条条路,四通八达,都是柏油路或水泥路。土路已经很少见了。这些路横冲直撞,根本不在乎村子的存在,村子显得瘦弱、渺小。他们驾驭不了这路。正如里尔克所说,小小的乡村留不住大路,人们在路上奔波,许多人就倒闭在中途。这是让我震撼的诗句。并且我更加仔细的感受路,两边是一闪而逝的风景,有山、有平地,有村庄、有田野,有高楼、有破屋,有道路、有河流,有坟墓、有庙宇,有白云、有蓝天,在飞驰的车子的拉动下,有些扭曲、变形、逝去。车子里的人们议论着,议论城市的高楼,也议论农村的私房,这一切很平常,似乎无足观赏。其实,谁说平常里没有风景呢?看着这些散布在田野山间的村庄,总觉得他们生活很自然、闲适,如同荷尔德林那句同样震撼人心的诗:人类充满劳绩,但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或许在农民们自然而然、无欲无求的生活中,体现地更加充分吧。这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那种醉心美好,自然而然,满足闲适的生活。但这些农民似乎又不够诗意,因为他们也会有痛苦、贫穷、无依,为什么要想这些呢?怀着美好的心灵,以自然的态度处世,一切都会美好,甚至贫病都自然了。车里也响着音乐,很轻,唱的是生活。
      
       景区到了,是一座山,加上许多水,还有许多岁月以及岁月的沉淀。风景一般都离不开山水,或更确切地说,有山水之处都可观赏。我对山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但对水却特别的喜欢。无论是涓涓细流、激响石上,还是涛涛大河、奔流直下,无论是静静的湖还是气势雄浑的瀑布,无论是绵绵细雨还是无垠的大海,我都喜欢,并且让我有所触动或平静或振奋或释然或深思。沿路而上,渐听水声,先是溪水的激越,然后是隆隆轰响,果然瀑布就在前边。由于刚下过雨,平时在山谷中的含羞的细瀑,变得很雄壮,由百米高崖直下。由于和崖石撞击,变成白色,散发出阵阵的雾气,随风摇荡,带来清凉。在壮观之物前,我们自觉渺小,于是我们被打败了,放下人类的自尊是痛苦的,同时也是释然而舒服的。这是壮美。他以打败我们的方式让我们投降,并且暂时放下自己以获得最高的自由,之后湍急的溪流在光滑的石上奔流着,并有白色的浪花。整条溪流也就白白的,注目视之,倾注所怀,有天移地动之感,让人迷幻,也让人开悟。一切东流,无法抓住,也不必在乎。

       逗留一会儿,继续沿山路盘旋而上,居高处回望,顿时豁然,连深谷的村庄也在眼底,甚至也看清了他们的生活。有栈道,有高空悬着的木桥,用铁锁牵着,人走上去会晃动。人们知道是安全的,但还是会怕,这让人安全的怕,是人们喜欢的。名之为刺激。就像咖啡,知道是无害的苦,所以喜欢。然后回到大地,我们向往高处,但依然是大地让我们感到亲切安稳,就像我们向往远方,但依然是家乡让我们感到亲切安稳。大家谈论着,印象最深的是瀑布的壮观和高空的恐惧,这本也是最足以动心的。吃饭的时间到了,相对富足的生活让人们吃饱足,但人们对吃饭一如既往地在乎,旅游的餐饭,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果腹而已。要吃美味,总该是在家乡。外边吸引人的是新奇,其实吃饭本也是果腹而已,只是人们富足了就讲究了。中国尤其讲究,发展出伟大的饮食文化。中华民族是会享受的民族,会享受的民族也是有生命力的吧。不然也不会同化了这么许多的民族。但我还是心生感慨。挺好的菜,就是没做好。并由此想到人生,挺好的日子,没过好。是的,现在吃穿不愁,但仿佛更加难以快乐。不也正如这满桌鱼肉的饭菜吗?有好的原料还要有好的烹饪技能,有好的条件还要有生活能力吧。饭后小睡一会儿,挺美。醒来后到街上走走,到河边坐一会儿,看水的流,听水的响。沿河走去,风很好,来自山谷的风。
晚上出去转转,总要走一走,看看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知道哪里是学校,哪里是银行,哪里是医院,也才算有点印象,才算是来过。一个很有历史的县城,但和其他的县城一样,我看不见什么历史,而我的印象也来自于历史书上的“永嘉学派”。这是一个讲事功的地方。因此也干出许多事业来。转了一圈,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一样的标语,一样的路边停满车辆,一样的施工现场。证明了这是在中国,我的心也就安然许多。这不会影响我,因为我来是看自然山水的。

       回到宾馆,整理整理东西,整理整理思绪,这很平常,也很特别。因为在新环境,并没有什么事要做,除了看风景和思考感悟之外,这是一段时间生活之后非常需要的。空一空,停一停。

        醒来是一片光明,下一站雁荡山。这是我期待已久的地方。因为上高中的时候,从一篇文章里读到过,“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纷纷”。只读过一会,印象十分深刻。一直记着,一直向往着,感觉特别美好。一路山林重叠,隧道一个连着一个,我们依然如常地议论着,也有人安静地睡着了。修这路很不容易吧,这山带来不便,也逼迫着这里的人们走出新路,也让这个地方方言很多。独立可以保留个性,交流趋向统一。我特别喜欢山谷里的小村庄,旁边就是稻田,一块一块的,仿佛镜子一般,万物倒影其中,很美。只可能当地人已经习惯,并不会多看上一眼。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我们直奔景点,风景随时都有,但成为景点的必有奇特美好之处。雁荡山这样的山,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山峰像一根根柱子,山体像一面面墙,仰头而观,让我有些眩晕。山间有许多溪流,流淌在石上,乱石之间,群响激越,增加了山的悠然,人们静静地看这些壁立的石柱和石壁,想象着这些山的形态像什么,这就是所谓看山不爬山。我们走进景区,更近地体味这些山,听着人们给这些山编的故事,奇特的山石再加上这些故事,这样的风景才饱满。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吧。否则只是这些石头也是枯燥的。最奇特的是两个挨在一起的山峰,他们的故事最丰富了。时间不同,角度不同,都有许多变化。但白天我们只是一走而过,主要看的是洞穴,里边有的有泉水低落,凉风习习。最为奇特的是在两峰缝隙里建造的九层高塔,真是极尽巧妙。里边供奉着观音菩萨,面容慈祥,救助世人,让人们放下心上的执念和忧虑,自在生活。但我还是因为喜欢的球队输球而闷闷不乐,感觉人人都活的很委屈,因为不能随心所欲。你又要什么呢?为什么都要随人所愿呢?这是我们应该反省一下,放下那些事情,用慈悲和奉献,来得到心上的平安和快乐。其实生活所求,本无需多,一切都足够了。

        登上塔顶,凭栏倚望,山川秀丽,山岭重叠。居高临下,总会让人感到豁然、昂然、凛然、超然,看清也看轻一切。下去的很快,沿途有许多学生和艺人,在画这奇秀的山,他们也挺不容易的吧,愿他们以后成为艺术家。山行水走的一路,很悠然,大家说说笑笑,声音在空谷中回荡。山因水而灵,山水又因为人而生动,这就是游玩吧。
晚上去看夜景,那些山峰,果然有了与白天不一样的情形。跟随着导游的故事,我们想象着,正像我曾经坐在窗下,仰望天空云朵的情形。故事很好听,我像孩子一样以纯简的心灵去倾听,这才有味道。自然的石头,能有这样的形状,令人称奇,却也自然而然。我想起苏轼的诗歌,他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身在山外又怎么能知道山的真面目呢?为了争取那段将黑未黑的光景,大家簇拥着,很开心,因为人大多喜欢热闹,天黑下来,故事也讲完了。大家回到住处,回味着这一切。

        早晨,拉开窗帘,阳光照进屋子,临窗而望,太阳照着青山,有种独特的生机,让人向往。今天要去看表演,人从笔直的山峰上爬下来,还有从一座山峰通过高空的绳索去到另一个山峰。这本是这里的人当年生活的反映,他们就是这样采药的, 今天只是表演,并无药可采。这就像毛笔,从实用中抽象出来,只能观赏。人们选定了位置,吃着点心,喝着茶水,等待着,终于表演开始了。表演者沿着二三百米高的陡崖,飞腾而下,真是飞檐走壁,令人屏息凝神,直到平安落地,心才放下。遥想当年,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也多么有趣。然后另一个人,从一山峰沿着绳索,向另一座山峰,还不断翻腾,让人惊叹。在一番惊心动魄之后,人们似乎很舒服,心满意足地吃饭去了。期间,走马观花看了博物馆,看着介绍中写的年代,我是浮想联翩,一切都很古老,但能让人感到古老的东西不多。这里的岩石,有些还保留着当时的状态,就是亿万年前的样子,在和那些故事结合,更加动人了。

       下午,无事,这无事也是必要的,可以把经历过的事物更深入地吸收进生命之中。
最后一天去看龙湫瀑布。这是我最向往的。听着水声,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心也被水流带到远方。龙湫瀑布有两个,小龙湫已经看过,我们将去的是大龙湫。大是因为高,水从两百多米的山峰坠落,与空气碰撞,形成气泡,仿佛白粉洒落,一束一束的,散落在潭水中,激起水花,随风摆动,四散飞扬,真是龙湫宴坐雨纷纷。我深切感受到诗人当时的状态,并且跨越几百年,这其中有一种神秘的契合,让我和古人待在一起。我喜欢和古人待在一起,听他们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讲,就这么坐着。这山水是伟大而永恒的,我和许多的今人、古人以及后人,都会因为它而得一种相同的情愫。都会在某一时刻陶然安息在这永恒之中。静坐一会儿,衣服半湿之际,又要离开了。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有人打电话询问工作的事情,想要静无思虑地待一会儿,真是难啊。一切都在一张网中,哪怕暂时逃出也是困难的,有了电话,这网更加紧密了。电话把我从陶然中唤醒。接上了平时的生活轨道。马上要回去了,再看一看这山这水,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再来。知道了一切之后,再来还是否会有味道。人们都说风景是一次性的,不会再来了。我却向往故地重游,在其中找寻曾经的痕迹。熟悉也是风景,并且更加深刻。

       最后,导游发了张明信片,可以寄给亲人或朋友,也是一种纪念。我寄给了老婆。
踏上了归程,离开总会让我有点留恋和惆怅,不知别人也是否如我一样。也许他们归心似箭了吧?车上的人们安静许多,放着电视,讲一个小女孩和大学生的故事。似乎感人,但又让人不相信。我是该跟着故事走,还是只把它当成人编成的谎言呢?我还不愿那么世故,让心和故事一起浮动吧。我更喜欢看着窗外的景物,并随便想点什么。想的是什么,有的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浮想吧。

       可能因为阳光很强烈,人们把窗帘拉起来,看不见外边的风景,我也睡一会儿。随着车的起伏颠簸,感到很舒服。我已经适应了这节奏。一次旅程只有几天,但这几天是独立的,并且会长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一起参加的人们,也会因此有些共同的回忆。许多年以后,也还会说起。与我这似乎是种进步,我在十四岁之前没有去过离家二十里以外的地方,二十岁之前没有去过我出生的县城之外,之后来上海读书,又去了一些地方,原来梦一样的地方,都被我做醒了。梦醒之后,最熟悉的家乡,反而像梦一样,并且那么沉那么深。遥远的像一个传奇。只有在某一个瞬间,因一种气息,一种声音,一丝风,一点雨,回到那里。这也是神游故国吧。也许有人笑我多情了。多情即佛心。说来也没什么不好。很快,车就回来了。比去的时候要快的多。心理学家也给这作出过解释,去的时候,一切都新奇,注意力分散,感觉漫长,回来就不那么注意了,也就感觉快了。走下车,还是那座城市,城市很熟悉,但我有些陌生。带着陌生的心情,走进熟悉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