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第三次浪潮》曾轰动中国

 梓博书馆 2016-07-19
美未来学巨擘阿尔文·托夫勒去世
他的《第三次浪潮》曾轰动中国
汕特 2016年7月5日 星期

  美国思想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于美国当地时间上周一晚在洛杉矶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7岁。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第三次浪潮》经由三联书店内部发行出版后,其“信息社会”等理论在当时深受年轻人喜欢,引起很大震撼。《第三次浪潮》与《未来的冲击》和《权力的转移》,并称托夫勒的“未来三部曲”。

  【人物档案】

  阿尔文·托夫勒,1928出生于纽约,美国思想家、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纽约大学毕业,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来学者,两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5月,两人的最新作品《财富的革命》全球同步出版。

  

  托夫勒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和未来学家之一,他最有名的预测是:“21世纪的文盲不会是那些能读能写的人,而是那些没有能力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人。”他的《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和《权力的转移》合称“未来三部曲”,对当今的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托夫勒的著作使世界各国领袖都曾向他请教。

  托夫勒著于1980年的《第三次浪潮》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畅销书,该书预测了电邮普及,媒体互动,网络聊天和其他数字化进步。该书在1980年代的中国一度成为畅销书。

  托夫勒1928年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毕业后,托夫勒做了一次反叛性的选择,他到基层的工厂流水线当了5年工人,先后在几家工厂当过装配工、汽车驾驶员、铸造安装工。直到朝鲜战争爆发,他投入军旅生涯,后来成为记者,为多家报社和杂志撰稿。

  1970年,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问世,这本讨论美国未来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鸿篇巨制,在国际间引起强烈反响,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700万册,为英语世界创造了一个流行的新词“Futureshock(未来的冲击)”。据国际科学情报研究所统计表明,它是社会科学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著作之一,直到今天还不断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大标题中。

  接着就是1980年出版的产生巨大影响的《第三次浪潮》,诸多评论者将其著作《第三次浪潮》称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杰作之一”。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的“工业文明”,从17世纪末开始;以及第三阶段的“信息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现在正亲历着如托夫勒所言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

  30多年前,托夫勒预见的未来是: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运动的兴起。时过境迁,托夫勒当年的预言大多成为现实。

  1990年,托夫勒再次推出《权利的转移》。凭借上述“未来三部曲”,托夫勒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后又有一系列作品诸如《力量的转移》、《再造新文明》等。

  托夫勒的思想曾经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商业行为。从其1960年应IBM之邀,为IBM撰写“计算机对社会和组织的长期影响”的文章开始,他就预见到大规模生产向服务和知识工作的转变以及数字化革命的兴起。

  虽然以“未来学家”的头衔闻名于世,但托夫勒在他的著作中都谨慎避免使用“趋势”和“预测”这类词汇,他更多的是连篇累牍地展现场景。

  托夫勒把人类社会发展比作一辆不断加速的赛车,随着每一次技术进步,这种发展速度呈几何倍数上升。他自己这样给三部曲定位:《未来的冲击》着眼于变革的过程,《第三次浪潮》聚焦在变革的方向,《权力的转移》则探讨了如何控制各种变革。

  没有经历过1980年代文化热的人,很难想像托夫勒当时在中国的影响。《第三次浪潮》进入中国正逢其时,在中国打开国门之初给人们心灵造成了巨大冲击。

  但托夫勒不完全是乐观的,也不是完全确定性的,他的预测中也有各种危机与复杂。主旋律乐观、副旋律悲观是托夫勒思想的一个特点。上世纪90年代,托夫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世界是以一种比较乐观的方式发生着变化,但世界不会永远沿着乐观的直线发展下去。我也不相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没有冲突出现。实际上,我认为我们共同面临很多巨大的困难。现在有些人正在以武力、暴力的手段试图来解决这些困难,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危险的世界。”

  【学者谈】

  雷颐:

  它在中国的意义远大于美国

  或许今天的中国读者对阿尔文·托夫勒的名字并不太熟悉,托夫勒去世的消息在网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不过,回到上世纪80、90年代,他的《第三次浪潮》引起的轰动效应远远超出一部社科畅销书。历史学者雷颐回忆,看到这部书时正在吉林大学读研究生,当时很多年轻人都聊这本书。

  《第三次浪潮》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雷颐对记者说:“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实际上从整个五十年代后期到‘文革’十年,我们对外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完全不了解。一些新东西进来,就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像《第三次浪潮》这本书谈到了未来社会、信息革命,很多理论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感觉像《天方夜谭》一样,但是觉得很有道理。”

  雷颐回忆,当时的很多年轻人、知识分子,包括一些思想开放的老人都很喜欢这本书。他说:“当时中国正是处于打破坚冰、思想解放的阶段,它一下成为中国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资源。三联的沈昌文先生在组织翻译这本书的时候,知道边界在哪里,因此进行了一定的删减。最早先是在《读书》上连载,人们就翘首以盼。1983年出了内部发行版,那时已经传得比较广了。到了1984年公开发行,一下子就像火山迸发一样,人人都在谈这本书。”

  在雷颐看来,这本书在中国的意义远比在美国的意义要大,“这本书在美国影响大,但它仅仅是作为一本社会科学的书而已,不像在中国,直接参与到改革开放、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

  在《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针对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雷颐说:“从这本书中,我们才知道了什么个人电脑,人可以在家里上班,个性的发挥等等。我们一开始接触,确实觉得有点云里雾里的,观念很新但也有点怀疑。但是,没过多少年,个人电脑都普及了。这在当时是想象不到的,证明他是很超前的。如果要提到上世纪80年代思想启蒙重要的几本书,这本书无疑是列在里面的。现在回看,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并没有落后特别多,这跟当时的领导人接受了‘新技术革命’有关。后来的几任领导都认识到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包括这几年提倡的‘互联网+’等等。”

  综合澎湃、京时

  【编者谈】

  沈昌文:删减后出版引起反响

  著名出版人、三联书店原总经理兼《读书》主编沈昌文回顾了《第三次浪潮》的出版过程,他回忆,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是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女士推荐的。当时韩女士回国一起吃饭,在饭桌上谈起了美国有一本书刚出版不久,很畅销,并且掀起了一个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热潮。

  沈昌文说:“当时韩女士邮寄来了这本书,我们就先在《读书》杂志上翻译选载了部分章节。我记得当时的翻译就是我们三联的员工。”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介入版权公约,随后在1983年就进行了内部出版,并且对一些章节进行了删减,“当时删改是没有,主要是删减了一些内容,也引起了一些影响。”

  为何这本书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沈昌文说:“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这本书是最早引进的美国的新书。另一方面,这本书我做了一些删减,在当时的学术界也引起了一些反响。”

  三联书店原副总编辑潘振平表示,《第三次浪潮》引进出版那会儿,他还没有进入三联工作。“当时三联书店还是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部,那时出的还是删减本。但是这本书出来以后就卖了好多啊,不断地再版。”

  谈到这本书的影响,潘振平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部著作。我们当时谈论的还是工业化的问题,但他在书里谈到的已经是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问题。这对当时我们正在实行现代化的社会各界,是一个闻所未闻的东西。而且他这个东西应该是符合历史进程的,总体上来讲他的说法是对的,包括之后我们互联网的发展都跟这个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