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经营之道

 老刘tdrhg 2016-07-19

台湾企业“经营之神”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的经营之道

记者 吴肇贵

《科技广场》杂志2003年第4期

 

    台湾塑胶企业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在台湾享有“企业第一人”和“塑胶大王”的盛名,他领导的台湾塑胶企业集团,2000年营业额超过3800亿元新台币,拥有员工7万,是宝岛台湾制造业的排头兵。2001年其资产达43亿美元,居世界亿万富翁第62位。

    王永庆先生在台湾又被誉为“经营之神”,他既是一位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华人企业家,又是一位融中外文化为一体、为海内外同行所称道的国际企业家。他在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

 

追求合理化理念

   

    王永庆先生经营理念的核心,就是以追根究底的精神追求合理化。他认为,要想花心思把事情做好,就要深入探讨事物的本源,这是做事的一项法则。追根究底,凡事从根源入手,就基本问题深入去挖掘去检讨去分析;实事求是,不苟且不侥幸不相信一蹴而就,不至问题解决绝不罢休,这是其经营管理成功的一大法宝。

    他认为,做任何事只有了解事物本质,才能将事做到至善至美。从根源着手才能理出头绪,使事务的管理趋于合理化。任何问题要研讨就要追根究底,追求到最基本的“点”上,“点”上的问题搞清楚了,“线”跟“面”就简单了。由“点”的改善至“线”的连贯,始达“面”的管理,这就是他做事的程序。

    天下事无绝对难易之分,只要多方面探讨可行途径,一定能将不合理的现象改善至合理化,这是经营管理的真谛。惟有循着合理化的途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重视品质成大业

    

    王永庆先生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品质”二字。因此,必须把品质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突出位置。品质,包括人、事、物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品质。事和物的品质,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提高产品的品质,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创造产品的人的品质。

    品质是一步步做出来的,每一过程均须控制品质,改善品质,重视品质必成大业。总而言之,我们要对社会有贡献,就要以优秀的人品生产出优秀的产品奉献给社会。

 

管理行为制度化

   

    王永庆先生的管理哲学,就是脚踏实地的力行哲学。他认为,追求成就,须讲求效率。讲求效率,最重要的是做好管理工作。通过管理使企业内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力求达到工作高效率。

    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制度。制度如果明确合理,就能够有效执行,就可以审查追踪,就可以控制品质。

    有良好管理制度的企业,每一成员担任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只要依照制度处理事务,根据工作实绩判定工作效率,就能使每个人都能发挥效率。所谓管理,必须是完整性的,即自始至终,所有过程都有条有理,一系列的连结,其中没有一环缺失,方可称为符合管理的要求。

 

控制成本竞优势

   

    王永庆先生认为,控制成本,是公司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他在实践中不用传统的单位成本分析法,而采用单元成本分析法。他认为,只有将影响成本的因素彻底地一一分析,检查改进,才能建立真实的标准成本。

    从控制单元成本人手,通过改善成本结构来建立合理标准的单元成本,找出影响单元成本不合理的人、事、物,并加以改善,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他强调“价廉物美”四个字。他说,讲求成本要以维护商品质量为前提。讲求成本要追求它的合理化,要在提高生产效益,防止人为原因造成浪费等方面下功夫,以求达到合理地降低成本,并非唯利是图。台湾塑胶企业集团由于成本控制得好,因此,产品一直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着竞争的优势。

 

兴企人才是关键

   

    王永庆先生把“发掘培养使用人才”放在第一位,他说,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是人才。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发掘培养使用人才,二是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产品怎样才会价廉物美呢?主要靠人才。

    人才靠磨练而来,必须从基层训练做起,惟有实际的现场工作和训练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人才。企业选对了人才,人才创造了利润,企业自然有竞争能力。他认为,任人唯亲是培养人才的一大障碍。因此,他告诫自已公司的主管人员:“千万不要任人为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