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万斤海蜇捕捞现场实拍

 遥望人间 2016-07-19

三万斤海蜇捕捞现场实拍  

 

    

一网捕捞三万斤海蜇是怎样的情形?渔民如何对上岸的海蜇进行快速的“瓜分扒衣”?2016710日,辽宁丹东黄土坎养殖区,数十位渔民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呈现了相关场景,让人大开眼界。(共50张图片)(拍摄时间:2016710日)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早上五点刚过,养殖区海煞弥漫,渔民开始收网——此时,渔民已经在海水里泡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海煞,海上大雾)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将养殖海蜇的池子称为虾圈,因为丹东沿海养殖区大多数海水池子最早是用来养虾的,尽管后来逐渐发展为复合型养殖,但虾圈的称谓却一直沿袭下来。因为收网时会有虾跃出水面引来海鸥叼食,渔民燃放鞭炮驱赶海鸥。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养殖区旁边的公路,渔家女已经集结,她们的任务是给海蜇“扒衣”。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阵容强大”的专用海蜇桶已经摆好,等待收获。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收网的渔民逐渐向岸边靠拢。据圈(quān)主(虾圈承包人)刘帅目测,这一网海蜇可能会超过3万斤。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第一筐海蜇上岸——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刘帅托起第一个上岸的海蜇,留下2016年开捕纪念——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由虾圈被搬到“平台”上——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由“平台”上岸——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的须子分泌出的黏液具有一定的毒素,也是海蜇蛰人之所在,不可食用。所以,海蜇上岸后,渔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捋掉海蜇的须子。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图为渔民在捋海蜇的须子——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然后便是对捋掉须子的海蜇进行称重——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给捋掉须子的海蜇称重——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接下来,渔民要对去掉须子的海蜇按不同部位进行“瓜分”。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爪被切下来单独装桶。海蜇爪也就是很多饭店里“xx蜇头”的来源,习惯上被认为是海蜇身上最值钱的部位。其实不然。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在渔民的概念里,连接海蜇伞(也叫海蜇盖)和海蜇爪之间的部位才是海蜇头(也叫海蜇脑)。图为渔民切掉海蜇脑。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在切海蜇脑——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脑要单独装桶——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装进桶里的海蜇脑要在现场立即处理——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爪和海蜇脑都各自有了去处,剩下的就是海蜇伞(海蜇盖)了,而海蜇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藏在伞下”。渔家女所做的事情就是将海蜇伞下最值钱的东西取出来,她们称这个过程为“扒衣”。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称海蜇伞下黑色的一层皮为海蜇衣——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这就是刚刚被扒下来的海蜇衣,渔民所说的海蜇身上最值钱最好吃的东西。同海蜇脑一样,扒下来的海蜇衣也要马上在现场进行处理。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养殖区边正在进行的就是对海蜇脑和海蜇衣进行的即时处理。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要对海蜇脑进行两次蒸煮使其大致脱水变得更为紧致然后捞出晾晒。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脑经过第一次蒸煮后被放到塑料筐里晾晒——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大约十分钟后,海蜇脑将被第二次蒸煮——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这是经过第二次蒸煮后的海蜇脑——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在岸上晾晒蒸煮过的海蜇脑和海蜇衣——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在展示蒸煮后的海蜇衣海蜇衣只需进行一次蒸煮便可大致脱水,此后,再经过几道粗加工便可销往广东浙江等南方沿海省份。据了解,大致脱水的海蜇衣价格在最好的年份达到了每斤1500元。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渔民说,从海蜇身上扒海蜇衣是近五六年才有的事儿,更因为海蜇衣完全远销外地,在盛产绵蛰(养殖的海蜇)的丹东当地,人们是根本吃不到海蜇衣的——即便是在南方发达省份,海蜇衣从精加工到上餐桌,价格已经不知翻了多少倍,平常人很难享用得到。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那么,丹东本地人吃到的所谓新鲜海蜇和矾过的海蜇究竟是什么呢?是“扒衣”后的海蜇盖(海蜇伞)。也就是这个圆盘状的东西。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扒衣”后的海蜇盖——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扒衣”后的海蜇盖需要单独装桶。海蜇盖,也是海蜇身上价格最低的部分。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边养殖区,捕捞海蜇现场,“多兵种”的分工作业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网里的海蜇在逐渐减少——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因为虾圈大部分区域水深接近3米,为保证作业安全,渔民必须着充气服下水,被称为“充气人”。在收网过程中,“充气人”要将目测单体重量不足6斤的海蜇放回虾圈继续生长,留待下次捕捞。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3万斤的海蜇,从凌晨3点下网开始到捕捞等相关作业结束,大约需要8个小时。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因为海蜇离开虾圈就脱水,现场对海蜇衣和海蜇脑进行初步加工会延长作业时间,圈主不允许岸上的海蜇堆积如山,只能是上岸一筐处理一筐。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不同“内容”的海蜇桶陆续上车——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边养殖区,渔民收获海蜇——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边养殖区,渔民收获海蜇——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边养殖区,渔民收获海蜇——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边养殖区,渔民收获海蜇——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偶尔会有单体重量不足6斤的海蜇“混”上岸——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保留下来的都是目测单体重量超过6斤的——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最后统计,捕捞上岸的海蜇为三万两千斤,每斤四块五,圈主收入了14万元多。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但圈主刘帅说,搜集销售海蜇衣海蜇脑的商家和搜集销售海蜇爪海蜇盖的商家,各自也会有超过10万元的收入。3万斤海蜇产出的脱水海蜇衣大约在百斤左右,以每斤1000元的价格估算产值大约为10万元,然而,海蜇衣的售价一直就是商家秘密,据说高得离谱,十万元只是最保守的估计。至于3万斤海蜇所产出的200斤脱水海蜇脑,附加值并不高,每斤几十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海蜇身上第二值钱的部位:海蜇爪——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捕捞海蜇的渔民已经收工,但女人们还得留下来对最值钱的海蜇衣进行简单处理,以方便运往加工点。

海蜇 - 棋簿紫 - 棋簿紫

    普普通通的海蜇,经过“瓜分扒衣”和多重渠道,其附加值已经远远超出人们传统意义上所认知的海蜇价格。
  评论这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