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根管治疗并发症的处理技巧——葛久禹教授

 一瓢饮斋 2016-07-20

在根管治疗时,年轻口腔医师常常会因为经验不足或细节处理不当等问题而受到各种并发症困扰。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葛久禹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向大家具体介绍了根管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应如何避免,以及处理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及技巧。


讲者:葛久禹

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根管治疗中的橡皮障使用

  

使用橡皮障的困难 在处理根管治疗并发症时,三类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橡皮障、显微镜和根管治疗器械(超声工作尖、镍钛器械)。其中橡皮障因包含工具部件较多、操作较复杂等特点,导致很多医师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放弃使用。葛久禹教授介绍目前市面已经出现全新设计的橡皮障产品,其工具与操作流程得到简化,甚至整个操作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完成,方便更多医师选择使用,也利于橡皮障的推广。

使用橡皮障的意义 ①防止患者误吸或误吞:橡皮障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吸入或吞咽根管治疗器械、消毒药物、牙齿碎片、多余填充物、坏死牙髓组织等。在可以选择的多种安全措施和方法中,使用橡皮障最能有效保护患者;②隔离手术区与污染区:橡皮障能够将手术区与唾液污染区隔离,为医师提供一个清洁、干燥的手术环境,减少根管治疗中的污染隐患;③橡皮障能够隔开舌部、颊部,使手术区视野更加清晰;④橡皮障可以防止患者在手术时说话,免去漱口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


图 新型橡皮障


根管侧穿的处理

  

根管穿孔的预后   对于根管穿孔的牙齿,可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判断是否应当拔除。①穿孔部位:应注意穿孔具体位置,对于牙颈部下方、根尖区或牙体中部等不同位置的穿孔要分开讨论。医师常错误认为根尖区穿孔的预后相对较差,实际上发生在牙体颈部的穿孔更易受到感染。②穿孔部位周围污染情况:如穿孔部位周围口腔卫生状况、患者是否患有牙周病等。③穿孔封闭的可能性:以现有技术、器械和手术条件能否封闭、修复穿孔部位。④穿孔时间:穿孔部位能否第一时间及时接受修复治疗,穿孔时间越长,预后越差。⑤重新进入原根管可能性。⑥封闭所用的材料。

根管穿孔处理原则   对根管穿孔情况的处理可以概括为“及时、无菌、严密”3个原则:①对穿孔部位要及时修复;②对穿孔部位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③对穿孔部位要严密修复。


根管再治疗中的“歧坡”问题

  

由于金属器械本身具有“复直性”,在手术时或无法如预想那样在弯曲根管中沿正确方向行进,这会使预备的根管出现“中间细两头粗”的情况。这样的根管不但会增加治疗复杂程度,而且会给充填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这种情况被称作歧坡(ZIP),是根管预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葛久禹教授认为ZIP一词中文翻译一直不够准确,在有些文章中 ZIP被翻译成“根尖(管)拉开”、“根尖(管)裂开”、“根尖(管)偏移”等,但上述都无法准确表达ZIP的真实含义。对发生ZIP的牙体进行横截后可观察到根管截面呈椭圆形,故弯曲根管根尖区根管中轴的偏移,是对ZIP较为准确的描述。葛久禹教授根据ZIP临床表现并结合英文发音,选用“歧坡”一词作为中文翻译。使用控制记忆性的镍钛器械,可以减少歧坡的发生。


根管镍钛器械的安全性

  

在根管治疗中,金属器械在根管内高速旋转,一般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的折断:
①超过器械本身扭矩限度的折断:金属器械在根管中卡住而无法正常旋转,在外力作用下折断。
②器械疲劳的折断:在弯曲根管预备时不断地重复拉伸与压缩使镍钛器械因金属疲劳在一处或几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后,器械突然发生完全断裂。
一般情况下,因超过扭矩限度折断的器械残片会紧紧卡在根管中难以清除,而因疲劳折断的器械残片相对更容易从根管中取出。


预防镍钛器械折断的原则

☆操作时务必反复使用次氯酸钠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冲洗根管增加根管内的润滑

☆必须选用专用马达或专用手机

☆勿以脚踏板控制转速,每次进行操作均应将脚踏板踩至最大;调节转速应使用手机上的专门调速开关

☆锉处于旋转状态时再进入根管内,同时采用小幅度“刷”的运动

☆不要向根尖方向用力施压

☆遇到阻碍立即撤出锉针,不要勉强施压推进,不要反复使用一支器械进入根管相同深度

☆预先使用手用锉检查根管是否通畅及其走向,使用后严格计数,超过规定数值的坚决弃之

☆每次使用后,请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锉针是否有变形,若已经变形请立即更换



专家简介


葛久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牙体牙髓病学科主任。国际牙医师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Dentists ,ICD)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研课题评选专家组成员;南京市科技进步奖评选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牙体牙髓牙周病杂志》《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编委;著有《根管治疗学》,参编国家研究生统编教材《牙髓病学》;教学课件多次获南京大学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奖。临床特长:根管治疗术、牙体美容修复、CAD/CAM牙体修复。


本文由 耿辰 根据 葛久禹 教授讲座整理报道

葛久禹 教授审阅修正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121期第08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