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省斋有一印:“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雲泉 2016-07-20
朱省斋曾以陈后山句“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诸陈巨来刻此十四字为印。

朱省斋(1902—1970)

本名朱朴,字朴之,号朴园,晚年移居香港时改名朱省斋。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著名画家家庭,但“书香门第”的家境并不富裕。他为了能够到上海读书,曾经求助于无锡著名实业家荣家,但遭到了无情拒绝。朱氏后来就读于上海的中国公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汪精卫,对他在政治上的影响极大。

毕业之后,被派往欧洲考察,在欧洲期间,他认识了一些国民党籍人士,其中有些人后来在国民政府中官居要职。朱朴回国之后,在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担任编辑。后来在汪精卫和友人的引荐下,朱朴后来开始了弃文从政生涯,曾出任过一些国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中的闲职。

朱省斋有一印:“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朴园日记》朱省斋著 谢其章编

朱省斋,大致可谓有两个身份:效力汪伪的汉奸文人和精鉴书画的行家掮客。如《朴园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编者谢其章先生在该书“出版说明”中指出的那样:

他的一生笼统地说,有两件事使他“名垂青史”,一件是日据时期他主办的《古今》杂志;另一件是“中国古代书画的鉴赏专家”(朱子家《倚病榻 悼亡友》)。第一件事使他和政界的大人物们拴在一起;第二件事使他和张大千、吴湖帆、溥心畬等大人物拴在一起。

朱省斋有一印:“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朱省斋《省斋读画记》

朱朴后来又遇到了梁鸿志(1882—1946),梁氏字众异,福建长乐人,是晚清著名学者和收藏家梁章钜裔孙,他的外祖父也是福建著名的收藏家林寿图。梁氏自幼受家庭熏染,精于诗文,擅长鉴赏。梁氏曾收藏有一卷宋代三十三位名人的尺牍,其中有苏东坡、王安石、曾巩、辛弃疾等人的墨宝,梁氏因此将书斋名之曰“三十三宋斋”。梁还收藏一幅传为唐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卷》的“国宝”。梁曾经出任过段祺瑞北洋政府的秘书长,段氏倒台后,被政敌通缉,他就在京、津、沪等地闲居,试图有朝一日东山在起。

由于朱省斋曾出任过汪伪政府的高官,又曾主编过著名的文史杂志《古今》。加之他又是出生于书画世家,精于鉴赏,所以他在当时的香港收藏界中颇具人脉渊源,也与大陆文物机构和日、美公私藏家关系甚密,他因此见证了许多中国书画名迹的流转海外或回归大陆的经过。朱省斋是一个学者型的鉴藏家和书画商人,他先后撰写和出版了五本有关书画鉴赏方面的书籍:《省斋读画记》、《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画人画事》、《艺苑谈往》和《书画随笔》。

朱省斋有一印:“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艺苑谈往(朱省斋作品 95品)

朱省斋在香港期间与张大千交往最多、最深,几乎是张大千购藏古书画的代理人和经纪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辗转异乡的张大千先生,出于各种需要,不仅仍须处处卖画养家,甚至还得频频转手名迹,因此,和浸淫书画且善于经纪的朱氏,多有交道;而朱氏也推重张氏作为一代巨匠、艺坛大家的声名实力,并深谙其中的机缘,遂乐为奔走效劳,故两人之间的关系,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可谓密切。

朱省斋精擅明清书画鉴定,尤喜文人书画收藏。但他对张大千早年伪制的石涛画作亦能鉴别真伪,这在当时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中实属凤毛麟角。1952年2月,朱省斋在画家、美术评论家和书画商人黄般若的书画店里,购得一幅石涛《探梅联句图》轴,黄般若鉴为是石涛真迹,而朱省斋从笔墨、印色、题跋和纸缣等方面断为是张大千早年的“高仿”。

他后来就携此图请张大千鉴定,并明确告诉张大千,此图是早年的仿作。张大千展卷一看,果然是早年所仿。遂在画上题跋云:“有人携此卷求售,省斋道兄一展阅便定为余少时狡狯,且为购之。一发猿臂之矢,遂中鱼目之珠,敢不拜服。辛卯二月同客香港,大千张爰。”许多鉴藏家都曾为之被张大千所哂笑,而朱省斋则是第一个令他“拜服”之人。

朱省斋有一印:“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民国鉴藏家朱省斋(字朴之,号朴园)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