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中医看病不限号,进补不吃参,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唱歌……他是连建伟教授,51岁时就获得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这样的国家级别荣誉,他的健康观念和一般医生重视药物作用的单一观念不一样: 养生不吃膏方不吃人参,5片丹参和三七益心脑; 患大病后反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写一首明心歌赠患者,日读一遍能保健康满分! ▲ 连建伟教授带学生、坐诊。 如今连建伟教授度过花甲之年的,带4名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其中有7名为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德国的硕博士生…按照他的级别,对于门诊时间是可以限号、限诊的,但他却对来的病人从不拒绝,每天都是看完了病人才下班,他说: “能来找我,都是缘分。做人要保持慈悲心。我常和病人说,不开心会生病,我自己养生,也是保持一颗平和心。” 不吃膏方、不吃人参 5片丹参和三七粉活血化瘀 年纪大的吃对心脑血管比较好 现在都讲养生,许多人会吃人参、膏方来进补,连建伟教授现在年过花甲,这些东西从来没吃过。很多人去找连教授开膏方,连教授一般不开,他说: 膏方依赖阿胶,阿胶则要求存放时间越久越好,但现在需求量大,药房往往新鲜阿胶一到,就开始制作膏方,属热性。脾胃好的人,能够吃吃;脾胃有毛病的,吃下去反倒会恶心、腹胀。 平时,我会在临睡前吃5片丹参片,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六七年,目的是活血化瘀。我不吃复方丹参片,因为里面加了冰片等,吃了肠胃反而不舒服。 另外,我会吃三七粉,每天早晚吞服一次,每次3克。还吃枸杞,来滋养肝肾。年纪大了一般都会有心脑血管疾病,吃这些对心脑血管比较好。 ▲ 丹参片 吃太多致炎症 7天素食不治而愈 蔬菜能疏通身体,58岁起食素 年轻的时候连教授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不注意吃饭,喝酒,爱吃荤菜,虽然是国家级名中医,也得过很多病:痔疮、肛瘘、身体长久的炎症……现在回忆时,连教授说: “我咳嗽痰多,喉咙嘶哑,吃了清肺的药也不见好,于是开始反思,为什么身体会产生炎症,是因为吃得太多,热量太高。” “就是火,火上加火,就是‘炎’字,加上病字头就是‘痰’字。上火引起了毛病。之后我吃了一个礼拜的素食,病就不治而愈了。” ▲ 人体需要的素食。 不过连教授说,他吃素食,不是纯素,也包括肉边菜,比如笋干老鸭煲,他只吃笋干;黑木耳炒肉片,他只吃黑木耳,他说: 我领悟到,蔬菜的”蔬“字,上边的草字头,说明是植物,下边是疏通的”疏“字,即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那年我58岁,之后就一直吃素到现在。许多人说长期吃素会营养不良,其实现代人大多营养过剩,吃得清淡一些、素一些,反而对身体有好处。 吃饭像开车,吃太多人体会报废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吃饭就像开车,一辆汽车的使用寿命有限,如果拼命开就会提前报废,所以吃东西一定要有个度。 如今的一日三餐,连教授非常有规律,除了早晚喝一杯牛奶,早餐会吃八宝粥、小馒头;中午吃两个蔬菜,比如菠菜和西红柿,再加二两米饭;晚餐也是两个蔬菜,比如炒青菜和油焖笋,再加二两米饭。 “我认为,与其有了病来吃药,还不如平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自然就能远离你。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神,就是精气神,最重要的是要有博大的胸怀。不论如何修身养性,心灵不健康,吃什么都没有用。” 心情好八分 健康就满分 一支明心歌,每天唱一唱 几年前,连教授应邀去马来西亚的大马中医学院讲学,看到一首《明心歌》,他反复诵读了很多遍之后,觉得意义很大,并抄写下来,给他的病人几乎每人发一份。 今天我们“国医大师健康”也给大家抄录来啦,大家也存在手机里读一读,给周边的朋友看一看!
吃吃喝喝,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人的一辈子,国家级名中医几块钱的活血化瘀好方法,大家一定要学会了哦!不排队、不挂号,养生健康靠自己! 更多此类专业级健康资讯,请微信搜索: gydsys ↑↑↑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随时问病、获取医师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