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我的书摘0898 2016-07-20

摘 要:针对《世界地图》上的附图问题,该文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所配附图的比较分析,并根据新编《世界地图》的特点,提出了新编《世界地图》附图“北冰洋地区”“南大洋地区” “太平洋地区” 和“大西洋地区” 的设计方案,明确了世界地图上附图的表达与世界地图的投影方式及其表示的专题内容相关联,解决了主图投影变形较大区域的局限性问题,进一步充实细化了地图内容。

2014年4 月, 由湖北省地图院编制完成的1∶31000000大全开竖版《世界地图》,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图反映了最新的行政区划、人口、交通等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内容。值得一提的是, 竖版《世界地图》首次推出了配置于地图左、右上方的“太平洋地区”“大西洋地区”两个附图,将太平洋和大西洋与周边国家的地理关系表现出来,与我国现行的横版《世界地图》左、右上方所配置的“北极地方”“南极地方”两个附图形成了对应关系。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图1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审图号:GS2014-433,湖南地图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本文阐述了世界地图附图的表达,重点对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进行了研讨。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图2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太平洋地区”附图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图3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大西洋地区”附图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图4 现行横版《世界地图》(审图号:GS(1997)493号,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1月出

1 世界地图附图配置的由来

世界地图上配置附图主要有两方面的需求:

1)弥补投影变形的不足。作为出版使用的世界地图, 一般都是小比例尺地图, 无论采用何种投影方式, 其投影变形都很大, 如我国现行的《世界地图》, 投影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其南北两极地区(图幅的南北方向)变形很大, 原本为“孔雀” 形状的南极大陆和被各国环绕的“地中海” ———北冰洋, 在现行世界地图上被切开拉伸, 成了长条状, 面积也夸大了很多, 南北极点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条很长的线。该图左、右上方所配置的“北极地方” “南极地方” 两个附图, 还原了南、北两极的真实形态及地理分布, 弥补了在主图上变形大的缺憾。

2)专题表达的需要。专题世界地图通常表达一种或多种专题,在专题内容表达比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主图的载负量, 保持图面内容的清晰易读, 有些专题采用附图表达, 如“世界人口” “世界海洋”“世界风向” 等附图,都配合主图有效地补充了专题要素。

2 我国现行《世界地图》的附图配置

我国现行不同时间段出版的《世界地图》上都配有附图。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年印行的《世界大地图》左、右上方配置的“北极区域”“南极区域” 两个附图, “北极区域” 表达的范围是从北极圈附近到北极点区域; “南极区域” 表达的范围是从南纬30°到南极点区域,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呈现一小部分, 新西兰完整呈现。由亚光舆地学出版社、大中国图书局1949年发行的《现代世界大地图》, 其左下方配置的“北极”“南极”两个附图, “北极” 附图表达的范围是从南纬60°到北极点区域,包含整个北半球和部分南半球区域,包罗了除南极大陆之外地球上的其他陆地版块; “南极” 附图表达的范围是从南纬40°到南极点区域, 表现了南极洲区域形态, 未表示环南极大陆。我国现行的《世界地图》左、右上方所配置的“北极地方” “南极地方” 两个附图, “北极地方” 附图表达的范围是从北纬60°到北极点区域;“南极地方”附图表达的范围是从南纬60°到南极点区域,在该图上,南美洲挂了一点角。1930年版附图、1949 年版附图和我国现行版附图3种类型附图相比较,都真实反映了两极区域形态, 现行版附图表现的区域面积相同,比例尺一致, 显得更为规范些, 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3 新编《世界地图》的附图设计

新编《世界地图》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南半球版一套4 种。新编《世界地图》的附图设计, 是在国际通行的世界地图附图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改良, 首次推出了“太平洋地区” “大西洋地区” “北冰洋地区” “南大洋地区”4 个附图。新编东半球版世界地图和西半球版世界地图, 为国际上通行的世界地图版本, 也称经向世界地图。为弥补该版本世界地图上南北两极地区变形较大的缺憾, 设计了“北冰洋地区” “南大洋地区” 两个附图, 分别配置在新编东半球版世界地图和西半球版世界地图的左、右上方,解决了两极变形较大的问题。新编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和南半球版世界地图, 为湖北创新成果,也称纬向世界地图, 该版本世界地图上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分布于图幅的边缘, 变形较大。为弥补这一缺憾, 设计了“太平洋地区” “大西洋地区” 两个附图, 分别配置在新编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和南半球版世界地图的左、右上方, 解决了位于图幅边缘的大洋变形较大的问题。几大洋中唯有印度洋地区没有附图, 这与其纵跨赤道、位于南极洲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地理位置有关, 它在新编《世界地图》的3 幅图中均处于变形较小的中间位置, 无需采用附图补充。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图5 新编横版《世界地图》“北冰洋地区”附图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

图6 新编横版《世界地图》“南大洋地区”附图

4 新编《世界地图》附图创新点

4.1 附图资料源

新编《世界地图》4个附图的资料源均产生于新编《世界地图》本身, 而不是另外依靠其他资料单独制作,如:“太平洋地区” 附图,是在东半球版世界地图上框幅裁切编制而成;同样,“大西洋地区”附图,来源于西半球版世界地图;“北冰洋地区”附图,来源于北半球版世界地图; “南大洋地区”附图, 来源于南半球版世界地图。附图资料源的统一性,使得附图与主图的对比关系更为明晰,内容联系更为紧密, 增强了地图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4.2 附图图名命名

新编《世界地图》的黄金切割线均分布在大洋中,遵循着不切割或少切割陆地的原则,力求保持陆地变形小并位于图幅中间, 将变形较大的图幅边缘留给大洋, 图幅四周均被大洋环绕, 因此,附图图名以涉及变形最大的4 个大洋命名。如:“南大洋地区” 附图, 在世界地图上引入了“南大洋”的概念,南大洋即南冰洋,也叫“南极海”,是世界第5 个被确定的大洋,也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 南大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 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在“南大洋地区” 附图上,南大洋环绕地球、环绕南极洲的态势一览无余。

4.3 附图比例尺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大洋形成的一个整体,世界大洋与世界大陆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表示大洋区域附图,应该包含大洋与周边陆地的位置关系以及大洋与周边国家的相互联系,而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大洋的面积相差很大, 它们与周边陆地的距离也大不相同,4个附图表示范围要考虑与周围国家的地理关系, 就无法兼顾比例尺的一致性。

4.4 附图裁剪范围

附图范围的裁剪并不是规则的圆形或矩形,而是与主图相呼应、相契合的多边形, 因图而异的裁剪方式, 使得附图除表现出两极地区、图幅边缘大洋地区真实的形状外, 还表现了它们与周围大洲、大洋、国家的地理关系。为保持地图幅面的美观协调, 各附图图框形状保持相似, 图框尺寸保持相近。

5 结束语

新编《世界地图》一套4种,经向世界地图克服了纬向世界地图的缺点, 而纬向世界地图又弥补了经向世界地图的不足;其上配置的4 种附图,则是针对单个世界地图存在的变形问题所进行的补充完善。综上所述, 在世界地图上表示什么样的附图,与世界地图的投影方式及其表示的专题内容相关联, 因此, 世界地图上的附图主要体现两大功能:① 通过附图解决主图投影变形较大区域的局限性问题;② 采用附图进一步充实细化地图内容,使专题信息量更加丰富全面。附图在世界地图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用格式:张寒梅,雷宜逊,徐之俊,等.新编《世界地图》附图设计[J].测绘科学,2016,41 (6):122-125.

作者简介: 张寒梅(1972—), 女, 湖北武汉人, 高级工程师, 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图编辑和技术管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0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