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1384)许昌文庙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6-07-20

祖国风光(1384)许昌文庙

许昌文庙。建筑布局十分严整,它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照壁、泮池、戟门、东西廊、大成殿。建筑轴线南北长120米,总占地5000多平方米。

    许昌文庙的大门是不打开的。因为在封建科举时代,无论哪州哪县只有辖区内出了状元,才能打开文庙的正门。许昌历史上虽说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始终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出过状元,许昌文庙大门就始终未能正式打开过。 


许昌文庙

  

 “麒麟瑞祥照壁”,系明代遗留下来的石刻精品。它的上部为庑殿式脊顶;中部有四柱三间,麒麟图案就在中开间里;下部为刻有俯仰莲花的须弥座。在照壁檐下的额枋上镌刻有“仁、义、礼、智、信”五个篆字。这五个字就是宋明礼教“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了。其实它就是封建社会所倡导的五条道德规范。

 

许昌文庙
  

  文庙“泮池”。据说在科举时代,州县学府叫做泮宫。童生们经过考试进入县学叫“入泮”。入泮,要在泮池桥上举行入泮仪式。在民间,还将泮池桥叫做“状元桥”。说是赶考的学子们只要在桥上走一走,就可以在当年的科考中金榜题名,荣登状元。

 

许昌文庙
 

   戟门,五开间灰瓦硬山式建筑。顾名思义,戟门应该是存放兵器的地方。据说,当年的州官县令每逢都要到文庙祭拜先师孔子。他们出游时,往往是前呼后拥,旌旗仪仗遮天蔽日新上任,或是春、秋两季的祭日,可是,当他们进入文庙经过戟门时,必须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并将兵器仪仗陈列于戟门的两侧间里。然后,再整装弹尘,必恭必敬地去朝拜孔圣人。

 

许昌文庙
  

   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这座建筑因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得名。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九脊六兽,绿色琉璃瓦覆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建于高1.7米的月台上,十分壮观。大成殿,主间内供奉着高约4.5米的孔子坐像。慈眉善目,双手合十,显得谦恭而随和。在其左右两侧分别是曾参、颜回、子思、孟轲四位人物立像。这四位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如颜回。或是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孟子。

 

许昌文庙

   

文庙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虽因历代没有出过状元,大门不开,但至今许昌人才质量颇高,状元之才年年递增,当今孔庙大门理当打开,不能再守着一个打不来的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