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宫——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呃逆、胸闷、呕吐、饮食不下

 陈鑫医师 2016-07-20


名称释义

1.紫指赤色,与绛同义;中央为宫。昔称心脏为“绛宫”,可见紫宫实指心主,考任脉至此,正内合于心,心为血之主宰,穴当其处,因为紫宫。

2.紫,色也,由红和蓝二种颜色合成,此指穴内的天部之气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一定的水湿。宫,宫殿也,指穴内气血物质复盖的范围较大。紫宫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玉堂穴传来的阳性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降而为天之中部的温湿水气,其水湿云气所复盖的范围较大,故名紫宫。

3.紫宫穴在华盖之下,《黄庭经》华盖注:华盖之下多清凉”即以清凉之气引动肾气上布紫宫,按《洛书》“离为九紫”,离属心火,紫为阳极之色,物极则反,而现:胜己者之化,故紫色较赤色为黯。黯,近于黑黑属水水克火,故曰胜己,宫为尊长之居,因名“紫宫。《黄庭经》又云::“心为绛宫田”,绛色为阳之正,紫色为阳之极,阳极则反阴,犹政令之极,则为严秘,故君主有宣室,如枢秘院掌政令之秘,在未施行时,反象严秘之阴,故本广治症为气逆胸满,烦闷,呕咳等阳中之阴症,多同于玉堂。按华盖紫宫玉堂,巨阙等名称,乃道家寓意之言,俱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勿以其有似迷信,而斥为异端也。

治法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

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隙。

穴性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华盖穴。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喉痹、咽塞、止血。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胸胁榰满,痹痛、骨疼、饮食不下,呕逆、气上烦心。”

2.《类经图翼》:“喉痹咽壅,水浆不入。”

3.《针灸大成》

主胸胁支满,胸膺骨痛,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咳逆吐血,唾如白胶。

【功用】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配伍】

配玉堂、太溪,有补肾纳气的作用,主治咳逆上气,心烦。

【快速取穴】仰卧位,将膻中与胸骨角相连进行3等分,膻中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平第2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